隔壁老李冬日拆杠细节曝光,Jeep牧马人八十年进化全程,为什么每台都独一无二

Jeep牧马人:越野老炮的每一台都不一样

隔壁老李家的牧马人,去年冬天还在院子里拆过一次前杠。那天风大得很,他蹲在地上拧螺丝,嘴里嘟囔着“这玩意儿从41年干到现在,还真没见过怕脏的”。说来也怪,这车已经走了八十多年路,从战场上的Willys MB,到后来CJ、YJ、TJ、JK……加起来造了1200多万台,可你真找不到两辆一模一样的。有人开它去翻山越岭,有人就停楼下晒太阳,每辆都有自己的脾气。

隔壁老李冬日拆杠细节曝光,Jeep牧马人八十年进化全程,为什么每台都独一无二-有驾

听修理厂的老范讲过个细节——二战时那批MB,因为要方便空运和维修,连挡风玻璃都是能放平卸掉的。这种轻量化设计延续到后来的民用版CJ2,让不少农场主爱得不行,说是能拉肥料又能拖木头。再往后1987年的YJ,把直列六缸Power Tech塞进机舱的时候,很多老玩家觉得“哎呀,这下动力够味儿了”,四驱系统也更耐造。到了2007年JK爬上智利盐泉峰6646米高处,那事儿至今还挂在一些车友群聊天记录里——有人调侃说:“氧气瓶都喘不过来,它倒是先到了顶。”

今年碰巧看见4S店摆了一台41致敬版,一眼过去就是那个硬邦邦方盒子,只是漆成了军绿色(销售小姑娘叫它‘41号色’)。她顺口提到几个数据,我记得个大概:涉水差不多七百六十毫米吧,还有七十多比一的攀爬比,加上三把锁,“你要真想翻石头墙,也不是吹牛”。我试着坐进去,比起早期那些简陋内饰,现在舒适性好多了,但骨子里的硬派劲没丢。

隔壁老李冬日拆杠细节曝光,Jeep牧马人八十年进化全程,为什么每台都独一无二-有驾

牧马人的乐趣,还在于改装。我认识一个跑川西线路的小伙,他买新车第一周就换掉原厂轮胎,上37寸MT胎、防脱圈轮毂,再配Iguana竞技杠和FOX转向减震。他说这样跑乱石坡才踏实,不然心慌。而另一个女车主则反其道而行之,她只换了一套酸性绿涂装外加Yakima平台,就是为了露营时好看又好用——帐篷直接架顶棚,一拉梯子就能睡觉。有意思的是,原厂其实预留17个改装点位,从保险杠到顶棚都方便动手,这点对喜欢折腾的人太友好了。

有些冷门配置,其实普通用户也会用得到,比如翼子板上的水位线标记,在暴雨季节挺管用,你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往前冲;还有集装箱式侧面拉花,看似只是好看,其实材质耐刮蹭,在林间穿梭少心疼几分漆面损伤。我邻居去年夏天去内蒙古草原玩,就靠这个省下一笔补漆钱——回来喝茶的时候他笑,说这算是意外收获吧。

隔壁老李冬日拆杠细节曝光,Jeep牧马人八十年进化全程,为什么每台都独一无二-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这车可不是人人合适。有朋友嫌它油耗高、转弯半径大,在城里开着费劲。但对于那些把自由当日常的人它就是工具也是伙伴。一些老驾驶员甚至会保留最初那套简易工具包,因为深山沟壑偶尔需要自己动手救自己。在某次南方洪涝灾害中,本地牧马人俱乐部自发组队送物资,那画面后来被当地电视台拍下来,他们谁也没提什么英雄,只是在微信群互相确认哪条路还能通行,然后第二天继续出发,很平常的一件事似乎就是这样发生并结束的。

隔壁老李冬日拆杠细节曝光,Jeep牧马人八十年进化全程,为什么每台都独一无二-有驾

如今街角偶尔还能看到几十年前款式的牧马人在慢悠悠驶过,那发动机声低沉而笃定,好像跟你打招呼,又像是在讲述它一路走来的故事。不知道下一任主人,会带它去哪条陌生的小路拐弯消失,也许几年后又会突然出现在某个尘土飞扬的小镇集市旁边停着,就像什么都没变过一样安静待在那里。

隔壁老李冬日拆杠细节曝光,Jeep牧马人八十年进化全程,为什么每台都独一无二-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