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or反超?吉利银河下半年全线标配智驾方案,行业大洗牌来了
01
上周我们编辑部刚聚餐时,有个同事聊到准备换车。
他是坚定的燃油党,但这次点名要看吉利银河。理由不是省油,也不是空间大。
他说,‘以后不配点智能驾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家有新车了。’
说实话我也愣了。
前些年,大众、丰田这些名字等于靠谱。
现在大家盘新车,智驾是不是标配,竟然快成了潮流。
02
吉利这回算是下了狠手。
今年下半年,银河系列无论新款、还是改款,统一标配‘千里浩瀚智驾方案’。啥意思呢?
之前智能驾驶好像是高配专属。
普通人想体验,钱包必须够厚。
这次,连入门款都能上千里浩瀚智驾。不叫智驾下乡,直接叫智驾全体入门。
公司里有个刚签银河的朋友,现在天天研究千里方案能不能跨级解锁更多功能。
而且吉利的旗舰车型还带来了L3级智能驾驶(千里浩瀚H9)。这个级别,简单讲,就是不用你时时抓着方向盘了。在行业里,这东西也算头牌科技。
03
说起‘千里浩瀚’,我差点没反应过来。刚开始我还总把它跟华为引望混淆。
实地体验了几次,区别不小。
吉利在这波整合,其实是狠抓了团队资源。
极氪智驾、吉利研究院、旷视‘迈驰智行’,几百上千工程师全拉到重庆千里智驾。
现在这团队规模据说接近3000人。
有点类似篮球队合体搞全明星,一个顶仨。
配套上,吉利现在算力、模型、数据都有自己的大仓库。
GB 9743-2024这些轮胎标准我常挂嘴边,但AI底层这块说白了还是得看数据规模和算法深度。
千里智驾的根基就在大模型、大数据和覆盖广度。
有朋友调侃,‘吉利不是要做第一梯队,是全员冲标杆。’
我感觉这话,按人头、按硬件,还真有底气。
此外,吉利已经把智能驾驶系统渗透进15万到50万元级所有市场。
平权嘛,说人话,就是你买个基础型号,也能坐享‘高阶’智驾。
以前这是高端车专属,现在随便选个银河都能有。
04
有人会说,智能驾驶系统是不是安全?
我个人有过不太愉快的经历。
有次自动驾驶遇上大雾,提示报警音响个不停,最后还是我自己干预踩了刹车。
安全这事儿,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人判断。
即便是L3级,法规上也是限定场景才放开。
国外论文和国内新标准都反复强调,是‘限定道路、限定条件’可用。
但大多数用户追求的,其实就是堵车时那种‘脚可以抬一会儿’的自在。
这波智驾系统真正给老百姓带来的,是省力不是省事。
智能驾驶就像自动洗衣机,你不信它能百分百洗干净,但多数时候能帮你省下时间和力气。
但我自己还是会盯着整个流程,毕竟万一出啥状况,最后责任是自己的。
05
大家心里还有个疑问:这么大团队整合,能玩好吗?
我也观察过。
大团队容易扯皮。
吉利之前分了好几智驾小组,协同很难,版本更新都很慢。
现在全归到重庆千里智驾,理论上就是‘统一指挥、大家一套话术’。
内部消息说,极氪和吉利研究院以后都得听千里智驾这边调度。
这样做,技术迭代会跟得更快,接口统一,售后也省心不少。
实际使用时,系统响应速度和功能兼容明显变顺畅了。
车主体验,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06
有的人说‘智驾平权’是噱头。
其实你想想,主流车价带已经普及了辅助驾驶,有的甚至直接上到L2+。
这几年,不管国产还是合资,智能化方向是一条街。
但吉利搞银河系全员标配,还是硬核。
这招一出来,竞争对手只能跟着学。
打个比方,像当年ABS普及一样,谁先上谁就成‘标配定义者’。
07
最后。
我劝大家买车时别光看智能驾驶,还有硬件基础、团队规模、后期升级能力。
这些东西,厂家宣传可以一时猛,但实际体验得多问问身边用过的车主。
从节省精力、省心用车角度来说,吉利银河这一波算是真提高了门槛。
以后买车想省点心,可能不看智驾都落伍了。
到这了,选车还是那句话:安全第一,体验为王。
智能驾驶能帮你,但不能替代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