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养选择:从信赖4S店到认清差异的亲身经历
前些日子到4S店看车,恰巧碰到店里的售后主管正在向客户说明维修费用的相关事宜。
我便凑近旁听了一会儿。
没想到,车子后尾门只是被轻微撞击了一下,4S店就表示无法维修,只能更换新的。
那维修费用是多少呢?
竟然要8000多元!
可客户之前在外面的修理厂咨询过,对方明确说可以修复。
只需做钣金喷漆处理,一千元左右就能解决问题!!!
说实在的。
在4S店进行车辆维修和保养,费用确实比外面的修理厂高不少,而且其中的门道也多。
从深信不疑到彻底改观:我对4S店的态度转变
其实我第一次买车时,对4S店也是十分信任的。
几乎所有的保养和维修项目,我都只选择去4S店做。
但在第一辆车坚持在4S店保养3年后,我卖车时却遇到了烦心事。
买家说我的车发动机声音不正常!!!
还声称我的车是调过里程表的。
他觉得正常行驶3万多公里的车,发动机不可能有这么难听的声音。
当时我气得差点跟那个车贩子吵起来。
我也没给他看车辆全程在4S店保养的记录。
最后干脆不把车卖给她了。
后来换了新车,我就不再像以前那样信任4S店了。
但换了一个品牌的车后,我又琢磨,会不会只是之前那个品牌的4S店比较坑人呢?
说不定新买的这个品牌的4S店是靠谱的?
所以,我后来买的这辆车,即便过了第二次保养期,还是选择回4S店做保养。
一次保养经历,让我对4S店彻底失望
可就是这次保养,让我对4S店彻底失去了信心。
我在4S店花了500多元给车做保养,结果他们给我用的是价值仅200多元的5W-30半合成机油。
要知道,这款车原厂标配的可是0W-20全合成机油。
当时我就很纳闷,就算4S店觉得500多元的收费赚得少。
不愿意给我用0W-20这种价格较高的机油,我也能理解,毕竟商家都是要盈利的。
但至少也该用5W-30全合成机油吧,这好歹是辆涡轮增压的车。
就算他们觉得没什么利润,也应该跟我说一声:“想要用原厂型号的机油,需要额外加钱”。
这样我也能权衡考虑,最起码能让我知道真实情况。
结果他们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给我用了这款机油,我知道后心里特别不舒服。
要知道,我在外面的修理厂换0W-20全合成机油,费用也才500多元。
两种机油的差异与后续探索
这两种机油对发动机的保护效果,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从那以后,我觉得4S店不仅收费高,还没我想象中那么可靠。
于是我开始研究在外面的修理店给车做保养。
说实话,在这个过程中我踩了不少坑。
但经过4年的用车体验,我终于弄清楚了在4S店保养和在外面修理店保养的真正区别。
汽车保养费用的实际构成
根据江苏地区汽车售后维修服务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7.2%的受访者每年在汽车维修保养上的花费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这一比例在所有消费区间中最高。
目前主流合资品牌4S店的小保养均价在600-800元。
而大型连锁快修店的小保养均价在400-550元,独立修理厂的价格则更低,可低至300-450元。
4S店的收费之所以高出这么多,主要有3个原因:
1.店铺租金和运营成本较高。
2.原厂配件本身价格就贵,溢价空间大。
3.采用标准化的工时费计算方式。
这些成本最终都会体现在服务价格上。
外面的快修店和4S店则完全不同。
我有个朋友开了家快修店,店里就只有他和侄子两个人干活。
他既是老板,也是维修工人。
每个月扣除各种开支和给侄子的工资后,还能剩下几千元利润。
他觉得这样比打工强多了。
所以他在收费上比较灵活,只要客户砍价后还有利润空间,他都愿意让步。
而且他们通常很少使用原厂配件。
大多选用品牌配件(比如博世、曼牌这类),这些配件的质量并不比原厂配件差。
但价格却更实惠。
“原厂机油”与“品牌高端机油”的真相
很多新手车主都被“原厂”这两个字误导了。
实际上,汽车主机厂并不生产机油。
车辆出厂时自带的机油虽然被称为原厂机油,但其实也是由大品牌代工生产的。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类机油通常只满足基本使用需求。
大多是半合成机油或者入门级的全合成机油。
就像我自己的车,4S店给用了5W-30半合成机油,也声称是原厂的。
但这种机油的性能和全合成机油相比,差距很大。
机油标号(比如5W-30)只是最基础的标准。
机油的核心差异在于基础油的类别和添加剂的配方。
全合成机油的基础油完全是通过复杂工艺人工合成的。
在基础油中添加各种不同的添加剂后,就形成了市面上不同级别的全合成机油。
而半合成机油的基础油中,只有一部分是人工合成的。
其余的基础油则是通过石油提炼得到的,杂质更多,性能也更差。
目前,在美国石油协会(API)的认证标准中,SP级别是当前最高等级的汽油机油标准。
不过机油的等级越高,价格往往也越贵。
同样是更换5W-30型号的机油,为什么在4S店换完后,车辆的噪音和在外面修理店换完后的不一样呢?
因为4S店可能为了多赚钱,使用了级别更低的机油。
而外面的修理店则是“有利润就行”,可能会给你用SP级别的全合成机油。
这也是4S店保养和外面修理店保养的区别之一。
在修理厂,你花500多元可能买到的是真正的顶级全合成机油。
但在4S店,交了500多元后,得到的可能只是品质一般的“原厂”半合成机油。
这也是为什么外面的修理厂建议1万公里或一年保养一次。
而4S店却要求5000公里或6个月保养一次的原因。
“过度保养”与“精准保养”的区别
在4S店做保养的车辆,多少都会遇到“过度保养”的问题。
但车主大多不懂行,只能白白花冤枉钱。
汽车的很多保养项目,并不是一定要到了期限就必须做。
有时候,车辆的使用环境不同、保养时使用的材料不同。
可能会出现某个部件虽然到了用户手册建议的保养周期,但实际上还不需要保养的情况。
可4S店可能会不管这些,直接要求你做保养。
比如清洗节气门、清洗油路、清洗空调系统等项目,都是过度保养的重灾区。
有数据显示:61.2%的受访者表示,曾遇到过维修服务人员推荐不必要的保养项目。
现在4S店卖新车的利润已经不高了,办理汽车贷款和售后保养成了他们的核心利润来源。
所以他们有动力去推动“过度保养”。
但对于修理厂来说,汽车维修保养做的是“回头客”生意。
口碑非常重要,否则生意就做不下去了。
就拿我那个开修理厂的朋友来说,他就希望每个在他店里消费过的车主,都能成为回头客。
当然,他并不是盼着别人的车出问题。
而是希望别人有汽车保养或维修需求时,能再回到他的店里消费。
他的观点是:“城里的客户就这么多,如果没有回头客,哪来那么多车修”。
即便在我们看来,他算不上是个特别老实的人,哈哈。
但在给客户做维修保养时,他还是会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和用户手册,给出更合理的建议。
是否回4S店保养,需根据车辆状态决定
在我看来,如果你的车还在质保期内,那最好还是尽量回4S店做保养。
主要是为了避免车辆脱保的风险。
毕竟很多快修店保养完后,不会给车主提供相关单据。
一旦车辆出现问题,车主需要自己收集证据,证明车辆是按时保养的。
这会变得非常困难。
如果车辆已经过了质保期,那就无所谓了,哪里方便、你信任哪里,就去哪里做保养。
但对于大多数新手车主来说。
即便车辆过了质保期,我还是建议大家去4S店。
因为外面的修理店也存在不少猫腻。
这个社会上什么样的商家都有,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大亏。
去4S店做保养虽然会多花钱,但能尽量确保车辆不出问题。
不过如果你有精力去寻找靠谱的修理店,那修理厂的性价比还是最高的。
总结
保养的价值不在于保养地点是4S店还是路边修理厂。
而在于使用的保养材料是不是正品好货、提供的服务是不是诚信、给出的保养建议是否科学。
无论选择去哪里做保养,都不能被商家牵着鼻子走。
平时没事多看看车辆用户手册和保养手册,能让你对车辆保养有个底。
这样商家想坑你都难。
问题来了,你的车辆用户手册还能找到吗?你有按照用户手册做保养的习惯吗?
哈哈,反正我很少看用户手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