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一场长达8年的“智商税分期贷”,你还敢上车吗?

讲真,最近总有人问我,混动和油车,到底哪个才是拯救我们中年人钱包的“天选之子”。

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想起我楼下那个开网约车的师傅,他把他的油混车车标抠了,换成了一个纯电的标。

我问他为啥。

他说,因为这样接单的时候,乘客会觉得他是个环保先锋,而不是一个被油价绑架的倒霉蛋。

你看,事情的本质就是这么朴素。

所谓的技术路线之争,在人民群众的智慧面前,最终都会回归到最真实的“装X”需求。

车企们现在不务正业的样子,像极了玄幻小说里那些马上就要被主角团灭门的反派,垂死挣扎,非要整点花里胡哨的阵法。这边油车大厂还在强调自己百年调校的“底蕴”,那边新势力已经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变成了“移动的家”。

现在,混动出来了,像个两头下注的赌徒,对着油车说我有电,对着电车说我有油。

它想干嘛?它想把桌子掀了。

但它不知道的是,现在的玩家,想的不是掀桌子,而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先别急着给混动唱赞歌,我们先算一笔账,一笔带着汽油味和电流声的“血泪账”。

买车的时候,销售会告诉你,混动比同级别的油车贵个3-5万,这是“技术溢价”。

听听,技术溢价。

讲得好像我多花的钱,能给我造个反重力引擎一样。实际上,这笔钱就是你为了一块巨大的、会衰减的、八年后可能比车还贵的“灵石”提前支付的供奉。

在限牌城市,这块“灵石”附赠一张绿牌,价值九万,瞬间让你觉得赢麻了,恨不得抱着销售喊爸爸。

但你冷静下来想想,你这是花自己的钱,买了根拴着自己的绳子。

这根绳子的一头,叫“残值率”。

我有一个朋友,三年前兴高采烈地提了一台日系混动,当时多花了四万。他以为自己是拥抱未来的时代先锋,结果三年后卖车的时候,车贩子看他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冤大头。

同年份的燃油版,卖九万五,他的混动,八万,车贩子还得假装犹豫一下,说你这电池行不行啊。

每年折旧多出来的五千块,三年就是一万五。他省下来的那点油钱,刚好给二手车商发了年终奖。

他跟我哭诉,说感觉自己像个行为艺术家,用真金白银完成了一次主题为“我以为我省了”的荒诞表演。

所以,那些打算三年就换车的朋友,我劝你善良。混动这东西,短期持有,就是给自己挖坑,还是水泥封顶的那种。

那长期持有呢?开个十年八年,总能回本了吧?

诶,你这个想法,就很“道诡异仙”。

你以为你在升级打怪,实际上你的角色设定早就被后台锁死了。

我们来做个简单的数学题。一年跑一万五千公里,混动每百公里比油车省个3升油,油价算8块,一年能省3600块。多花的3万块车价,大概需要八年多才能回本。

是是是,听起来很美好,八年抗战都胜利了,我八年回本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混动,一场长达8年的“智商税分期贷”,你还敢上车吗?-有驾

但问题是,第八年,一个终极大BOSS出现了,它的名字叫,“电池更换”。

混动,一场长达8年的“智商税分期贷”,你还敢上车吗?-有驾

换一块电池多少钱?2万到5万不等。

那一瞬间,你八年里从牙缝里省出来的所有油钱,都会伴随着4S店那张冰冷的报价单,化为泡影。

那一刻你会悟了,原来省钱的终点,是另一个更大的开销。这哪是省钱,这分明是办理了一笔为期八年的“智商税分期贷”。

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这逻辑闭环也太完美了。

混动,一场长达8年的“智商税分期贷”,你还敢上车吗?-有驾

当然,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

混动在某些场景下,确实是神。

比如,你家住北京东五环,公司在西二环,每天你的主要驾驶乐趣就是在堵车的洪流里,看前车的尾灯能玩出多少种花样。

这种路况,就是混动的“修仙领域”。油车油耗奔着10个往上,混动能给你干到4个。那种感觉,就像你在玩游戏,别人都在氪金买血包,而你开了个无限回血的外挂。

但在高速上,这外挂就失灵了。

油车发动机进入最佳工况,油耗稳如老狗。混动这时候就尴尬了,电用完了得充电,发动机一边要驱动车,一边还要给电池充电,油耗蹭蹭往上涨,和油车没差多少。

混动,一场长达8年的“智商税分期贷”,你还敢上车吗?-有驾
混动,一场长达8年的“智商税分期贷”,你还敢上车吗?-有驾

这就好比一个法师,在城里搓火球很潇-洒,一到野外需要长途奔袭,体力条瞬间告急,还不如隔壁那个皮糙肉厚的战士。

尤其是北方的冬天,零下十几度,电池就是个“压缩毛巾”,续航直接打对折。人家油车哆嗦一下就启动了,你的混动可能还在思考“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经历这一切?”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混动比作法师可能有点蠢,它更像是个半吊子的“魔武双修”,啥都会一点,但啥都不精通。

更别提插电混动了。

这玩意儿简直是当代车圈最大的“品牌玄学”。

车企宣传的时候,标一个纯电续航50公里,百公里油耗1.5升,看得你心潮澎湃,觉得工业革命的奇迹再次降临。

但有个前提,他们用蚊子那么小的字写着:您得有充电桩,而且得天天充。

没充电桩你买个插混?

坏了菜了,你相当于买了个随时随地都在进行“负重训练”的油车。那块几百公斤的电池,在你没电的时候,就是一块死重。有媒体测过,没充电桩的插混,馈电油耗比同款油车还高。

就问你怕不怕?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朋友那台没地方充电的插混的中年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每次我踩下油门,听着发动机的嘶吼,我都能感觉到那块电池在后备箱里对我无情的嘲笑。

那种感觉,比亏钱还难受。

所以,别再问混动和油车哪个更省钱了。

混动,一场长达8年的“智商税分期贷”,你还敢上车吗?-有驾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陷阱。

混动,一场长达8年的“智商税分期贷”,你还敢上车吗?-有驾

真正的核心问题是:你,是谁?

你的生活半径,你的驾驶习惯,你家小区物业的脸色,你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容忍度,共同决定了哪辆车才不是你的“人生负资产”。

如果你每年开不到一万五千公里,大部分时间跑高速,住在一个冬天能把酱油冻成冰坨子的地方,还没有固定车位安充电桩。

那你买混动,真的就是买了个寂寞。

别跟我扯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我只想在冬天能一把打着火,夏天空调能把我吹感冒!

反之,如果你是个每天都在市区里蠕动的高里程战士,有自己的充电桩,并且打算一辆车开到天荒地老,那混动确实能给你省下真金白银。

但能过,就是能过。过不了,就是过不了。

别用诗和远方的宣传,来解决你眼前苟且的矛盾。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

结论就是,最好的车,永远是下一辆。而最适合你的车,是你闭上眼睛,抛开所有KOL的“测评”,抛开所有车企的“PPT”,诚实面对自己钱包和需求后,依然想买的那一辆。

或者,更扎心一点,摇到哪个牌,买哪个。

在命运的随机性面前,所有的技术分析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你根本没得选,朋友。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