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8万,或者30.18万,说出来确实有点分量,不是一般人犹豫一下下就能掏出来的钞票啊。成都车展,作为一场大戏,每年都是“内卷”得不行。这回小鹏P7新款登场,不带一点拖泥带水,直接现场“炸场”的节奏。大家高呼的科技,啥前卫,啥智驾,反正官方给的词汇是一个比一个飙,写到这,不禁让人冒出了个问号:当造车已经卷到灯带的长度、芯片数量、座椅按摩的弧度,还有什么花头是大众没见过的?
场面好看归好看,问题摆在这儿——新P7到底厉害在哪?又值不值这个价?车,如今已经不是个纯粹交通工具了,有点意思的车型,得像朋友圈头像一样,既得有颜,还得有点“技术情绪”,甚至要把舒适和动力卷进来,恨不得一部车里塞满宇宙空间,车友群里炸过一轮又一轮。你要真问个懂车的,肯定要问,“今年这批车到底有啥新活?都这么卷了,羊毛谁薅?”小鹏P7算是把这帮疑问全揽了起来,我们来扒拉扒拉,看官方那些花里胡哨能不能对得起大家花的钱。
一进车展馆,视线就被小鹏全新P7的那一圈绿灯吸引了。可不是啥普通“氛围灯”,是前脸、后视镜、尾灯一整套那种醒目绿色智驾灯,感觉就像玩游戏的高级装备解锁一样,直接拉高“科技感buff”。新造型夸张得很,有人说像机场指挥灯,也有人说像科幻电影场景,不可否认,确实挺有辨识度。灯带再细,帅气更细,LED日间行车灯一拉到底,竖着那两排,很像是给整个车“化了个妆”,走在路上估计不怎么会跟隔壁欧拉、比亚迪撞脸。
一直说溜背造型很潮,真到了新P7,B柱往下砍的溜背,小鹏掐得够猛。老话说“美在侧面”,这车侧面就像拉伸过的P图,一路优雅往后延展。车门把手藏起来,看第一眼还以为是没装好,其实是空气动力、风阻啥的都算进去了。听说风阻优化达25项,风阻系数才0.201,这数字感人,够卷了吧?再瞄一眼车身指标,5017mm长度,1970mm宽度,1407mm高度,轴距3008mm,这不是空间魔术师就是新派工程师在小鹏顾问室里憋了一年。
而到了车尾,有点前脸呼应的小心思,尾灯嵌着电动尾翼,直接送你一句“这车运动感不是吹的”,说不定一屁股坐进去能感觉到后面在“飘”。但你知道,就这些参数讲出来,有多少人在心里偷偷和Model 3、极氪001对比着的?谁都不傻,大佬们买车图啥,不就那点实打实的体验。
说到内部,P7整了个“中控屏三件套”,这事今年在电车圈子绝对是个“标配内卷”,但小鹏搞得确实精。8.8英寸仪表,15.6英寸三轴灵动中控屏,还来个87英寸AR-HUD(AR抬头显示),说屏幕都快比家里客厅电视大了。更狠的是那个中控屏还会转,左右各能摆动15°,上下动10°,你用语音、按键、四指手势随便选,厉害不厉害?有人调侃,车屏都卷成这样,哪天直接搞个投影影院岂不是更香?不过,细想想,这东西如果没把交互做顺,反倒成了花架子;你摁半天反应不过来,帅归帅,车主心里都得翻白眼。
芯片才是今年大家都在看的“硬货”。三颗小鹏图灵芯片,加上一颗高通骁龙8295P,总算力达2250TOPS,数据摆出来直接爆炸。“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说得好听,不就是无图城市NGP——全国超200城都能用。是不是有点牛?只是智能驾驶这茬,大家已然不陌生,从特斯拉FSD到理想AD Max,都吹过无数次。小鹏这波,要真能让普通人“闭眼开车”,才是硬实力。偷偷说一句,不过实际体验,中控交互是否跟得上节奏,还真得上路跑几圈才能下定论。
再看座椅跟舒适,冷暖按摩一应齐全,前排“一体式运动座椅”还带主驾主动侧翼,据说10ms响应,30mm单侧支撑,理论上是秒级包裹和调节。前后排通风、加热、按摩标配,后排座椅还能10°无极电调,492mm靠背接触,330mm坐垫接触,听着数据很厉害。你要是后排爱坐,一定能感觉到那种“云端软趴趴”。但别忘了,电车座椅花活太多,有时一键启动按摩还没坐热,转头开后备箱东西都掉光了。舒适好归好,不如直接约个朋友实际坐一趟才知真假。
动力系统才是王炸。SEPA3.0扶摇架构,全系800V碳化硅平台,官方说后驱版270kW电机,四驱版前后双电机,总功率437kW。“零百加速3秒级”,最高时速230km/h,看数据确实炸裂。有没有种“去加油站喝咖啡都觉得落伍”的气息?电车动力这么卷,很多老司机第一个还得问——动力强太多会不会把油门当踏板踩下地?现实是,大城市不限速一百多都用不上,但加速体验确实能拉满“仪式感”。
续航与补能这事,每个品牌都奔着“一天一充免烦恼”。新P7全系长续航,702公里起步,超长版能跑820公里,性能版也有750公里。800V高压平台,支持5C超充,一把充电10分钟补能525公里。按理想情况下,早上充一脚,晚上冲个浪,周末城市穿梭完全不是事。可实际开起来咋样,普遍还得看气温、空调、堵车这些变量。常言道,“理论很美,现实很骨感”。大部分车主都知道,续航有点像朋友圈美颜,图片比实际夸张点,日常80%用车时间够用,剩下就是心理鼓励。
小鹏G6、G9、X9、MONA M03这些兄弟车型这半年也是一通“狂奔”。G6和G9都拿过市场细分冠军,海外也混得开;X9趁势冲上中国香港和泰国高端纯电MPVNO.1。MONA M03交付一年超16万,今年连续十一月都过万,干脆把纯电A级轿车交付纪录再刷一遍。小鹏算是把线上线下都“点满了技能”,在新能源这块棋盘里,位置稳得一皮。
车展不是小鹏一家独舞,各大新势力、老牌厂都卯足劲玩“黑科技”。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现身,也让人大开眼界,蹭了小鹏的车展流量。新能源行业有点像内容圈,当年还吵媒体大战,现在直接赛马模式。品牌主打“智能生活”,技术得做,面子得有,车必须高能高颜值,不然很快就被“流量无情淘汰”。
价格摆出来硬碰硬。21.98万到30.18万,消费群体眼神不带一丝犹豫,想买的不缺钱,犹豫的还要盘算盘算盘算。有人说,“这个价位,Model 3焉知不是对手?”也有人觉得新势力们的技术升级,短期内还真不怕对标。回头再看,买车其实是玄学,除了参数以外,牌子背后的多层次情感分量才最能打动人。“会跑、会按摩、会‘聊天’”,早已不是几年前的“能省油就完了”。
翻来覆去这些分析,其实最核心的事儿,还是,这车究竟给用户带来多少幸福感?当性能和舒适卷到极致时,最后拼的还是体验。屏幕、芯片、灯带、座椅,每一样都精雕细琢,但落到日常通勤、长途旅行,才算“真香定律”。更别说,补能服务、售后体验这些软实力,才是大家每次出去玩、上下班最怕遇到的“坎儿”。
一轮下来,车展小鹏P7把“炫技+细节+场景体验”一起端上来。新车卖点确实强,参数拉满,有钱的直接一步到位。大家还得掂量,自己到底用不用的上这么多性能,还是纯追求个性化,还是为了体验未来科技生活。买车这事,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一万个理由。
谁是真正的卷王?谁能下场改变新能源行业下半场?咱现在还说不好。小鹏这次给出了答案,但未来是不是会有更值得点的升级,真得等时间再拿锤子敲一敲,才知道水有多深。
你们觉得,花二十多万买台小鹏能否撑得起科技生活?你心里的“最卷车”是哪辆?来评论区聊聊,咱都爱听!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