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奥德赛把价格干到18.18万这个新闻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是广本良心,而是这哥们是不是心态崩了。这就好比一个常年坚持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养生中年,突然有一天在酒桌上抄起瓶二锅头对瓶吹,一边吹还一边喊,来,不服的都过来,今天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这不叫降价,这叫自爆。属于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
过去大家对本田的印象是什么?技术宅,发动机仙人,买发动机送车。它跟你聊VTEC,聊地球梦,聊MMD混动,姿态拿捏得死死的,有一种理科直男的傲慢。但现在,时代变了,大人。当新能源那帮卷王把冰箱彩电大沙发,连带800V和激光雷达一起塞进二十万的车里时,你再去跟用户聊什么热效率,用户只会回你一句:师傅,您那几个缸啊?
所以本田悟了,或者说,被逼疯了。它发现,在这个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里,想活下去,最好的防守不是搞什么金钟罩铁布衫,而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我把价格打到A级轿车的区间,我用一个MPV的身段去跟你思域卡罗拉抢饭吃,就问你怕不怕?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广本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奥德赛这次的核心武器,不是什么高科技,而是两个字:体面。
体面这个词,很玄学。但你经历过一次高速服务区大型“人质”交接现场,你就懂了。我作为一个亲历者,真的有话说。上次开个七座SUV,地台高得像个炮楼,我爸那个膝盖,愣是分三段式才把自己“搬”上去。那个画面,我看着都替他膝盖疼。那一瞬间,什么百公里加速,什么麋鹿测试,都成了狗屁。真正的豪华,不是零百跑多快,而是让你家老爷子能一步迈上车,而不是手脚并用地“攀登”。
奥德赛那个300mm的地台,讲真,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这么简单的物理学,你们那帮天天把“用户体验”挂嘴边的PPT工程师,怎么就没整明白呢?这玩意儿比你任何OTA升级都来得实在。小朋友自己就能爬上去,老人不用你扶,这就把一个家庭出行的核心痛点,用最朴素、最不讲道理的方式给解决了。这就像《道诡异仙》里的神通,不跟你讲逻辑,直接作用于结果。能过,就是能过。
还有那个5.4米的转弯半径。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在商场地库那种九转大肠一样的修罗场里,别人还在原地揉库揉到后车狂按喇叭的时候,你一把就进去了。我真的会谢!节省下来的那两分钟,足以让你在精神上获得一种飞升般的优越感。这比你车里那个所谓智能座舱喊一万句“你好XX”都管用。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MPV比作战场,好像有点用力过猛了。但你仔细想想,又好像没毛病。现在的车圈,不是请客吃饭,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闪电战。
最让我破防的,其实是它的福祉版。那个能旋转伸出车外的座椅,简直就是机械结构里的行为艺术。去年我陪朋友看车,他爸脑梗之后,每次出门上下车都像是一场战斗,需要全家总动员。当那个座椅稳稳地降下来,老人家自己坐上去,再被平稳地收回车内,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朋友他爸,一个退休的老教授,当时眼圈就红了。他说,能自己上车,不用被人像货物一样搬来搬去,这感觉太好了。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所有关于技术的讨论都显得特别苍白。什么叫科技以人为本?这才叫科技以人为本。它解决的不是效率问题,是尊严问题。而尊严,是无价的。当然,广本现在给它标了个价。
现在,广本把这一切打包,用一个18.18万的价格砸到你脸上。它在说什么?它在说,别跟我扯那些花里胡哨的了,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用最基础的物理规则,去攻击你最软的软肋。J.D. Power那个质量第一的排名,说白了就是四个字:省心,耐造。这玩意儿就像压缩毛巾,平时看不见,关键时刻真能救命。不像有些新势力,车开在路上,你都不知道是先到目的地,还是先等到OTA升级包。
所以,奥德赛这波操作,真的是降价吗?我觉得不是。它是在进行一场“降维打击”。它用MPV的功能性,去打击同价位的轿车和SUV。它用极致的实用主义,去解构所有关于智能化的“技术崇拜”。它仿佛在告诉所有人,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不在特斯拉,而在中国的老头乐。谁能让一个醉醺醺的大爷在凌晨三点的城中村小路上安全回家,谁才是真正的雷电法王。
所以买这车的人,图的是什么?图的是一种确定性。在全家老小这群“人质”面前,任何不确定性都是灾难。说起来,高速服务区的泡面是越来越贵了。这种确定性,是让家人不用再配合车的脾气,而是车来服务家人的生活。
最终,当一个身经百战的老炮,开始用新人的打法来肉搏时,你真的要小心了。因为它可能不是想赢,它只是单纯地想让所有人都没法好好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奥德赛选了后者,并且想把所有人都拉下水。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