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国家的工信部网站上公布了一条消息,一下子就在汽车圈里炸开了锅。
说的是比亚迪旗下的高端品牌仰望,给他们的超级跑车U9申报了一个新款。
这本来是挺正常的事,但大家点开参数一看,好家伙,所有人都被镇住了。
新款U9的四台电机加起来,总功率达到了一个让人有点不敢相信的数字——接近三千匹马力。
可能很多人对这个“三千匹马力”没什么概念,咱们来打个比方。
世界上最顶级的那些燃油超级跑车,比如布加迪,它那台引以为傲的、有十六个汽缸的发动机,最大马力也就是一千六百匹左右,已经算是天花板级别的存在了。
现在比亚迪这台电动车,直接把这个数字快翻了一倍。
这消息一出来,网上说什么的都有,有人觉得这是咱们中国汽车工业要一飞冲天了,也有人觉得这数字太夸张,担心只是个听起来好听的“噱头”。
那么,这台拥有三千匹马力的国产超跑,到底是真材实料的“性能猛兽”,还是一个只会在纸面上堆数据的“参数巨人”呢?
这事儿咱们得好好聊聊。
首先,这股恐怖的力量是怎么来的?
根据申报信息,新款U9的每一台驱动电机,峰值功率都提升到了555千瓦。
咱们普通人可能对“千瓦”这个单位不熟,换算成大家更熟悉的“马力”,一台电机就大约有744匹。
这车有四台电机,分别驱动四个轮子,这么一乘,总马力就奔着三千去了。
从数据上看,这绝对是史无前例的。
为了能让这么大的动力发挥出来,比亚迪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车头底下加了个更低的前铲,让车在高速行驶时能更紧地贴住地面。
轮胎也从之前大家熟知的倍耐力,换成了一款国产佳通的定制轮胎,而且前轮变得更宽了。
懂车的朋友都知道,轮胎越宽,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就越大,抓地力就越强,就像给短跑运动员换了一双钉子更长的跑鞋,为的就是起步不打滑。
但是,问题也紧跟着就来了。
造一台马力巨大的车,和造一台跑得飞快的车,其实是两码事。
这里面有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重量”。
根据申报信息,这台新款仰望U9的重量达到了2480公斤,快要两吨半了。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现在市面上很多性能不错的车,比如小米SU7的高配版,重量还不到两吨。
而那些在德国纽博格林赛道上刷新圈速纪录的赛车,比如保时捷919,重量甚至不到900公斤。
这就好比一个大力士,他力气特别大,能举起很重的东西,但你让他去跑一百米或者跳体操,那肯定跑不过身轻如燕的专业运动员。
汽车也是一个道理。
巨大的重量在直线上加速可能问题不大,毕竟马力足够大,能强行拖动。
可一旦到了弯道,沉重的车身就会带来巨大的惯性,车子会有一种想往外甩的感觉,非常考验车辆的操控极限。
之前仰望U9在纽博格林赛道测试的时候,就出过一次状况,因为前轮既要负责转向,又要承受巨大的动力,结果轮胎承受不住压力爆掉了。
现在虽然加宽了轮胎,但两吨半的体重这个根本问题并没有解决,这就像是给那位大力士换了双好鞋,他跑起来可能稳了点,但身体的沉重依然是个巨大的负担。
除了重量带来的操控难题,还有三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
第一个就是刹车。
俗话说得好,“跑得快不算本事,刹得住才是英雄”。
一台两吨半的车,用三千匹马力把它推到很高的速度,这其中蕴含的能量是极其巨大的。
要想在短距离内把它安全地刹停,对刹车系统的要求简直是地狱级别的。
之前就有其他品牌的电车在赛道上因为刹车性能太好,驾驶员没适应过来,导致车辆失控。
现在U9的动力和重量都上了一个台阶,它的刹车系统得强化到什么程度才能让人放心?
这绝对是个巨大的工程挑战。
第二个问题是散热。
咱们平时用手机玩游戏时间长了,手机会发烫,然后游戏就会变卡,这是因为处理器过热启动了自我保护。
电动车也是一个道理。
四台电机同时全力输出三千匹马力,产生的热量会非常惊人。
而且不光是加速,减速的时候,动能回收系统会让电机反过来给电池充电,这个过程同样会产生大量的热。
电池、电机、电控系统,这三大件就像是汽车的“心脏和大脑”,如果散热系统跟不上,导致温度过高,那系统就可能会限制功率输出,到时候别说三千匹了,可能连一千匹都维持不了,甚至有安全风险。
如何让这台“性能猛兽”在持续狂奔的时候保持“冷静”,是它能否真正上赛道的关键。
第三个问题,就是那套国产的佳通轮胎。
我们当然乐于见到国产品牌的进步,能为这样的顶级超跑提供配套,本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证明。
但客观来说,佳通轮胎在大多数消费者的印象里,还是以生产家用车轮胎为主,主打的是耐用和经济性。
这次突然给一台三千匹马力的超跑装上,大家心里难免会打个问号:这套轮胎的配方和技术,真的能承受住这么极端的考验吗?
毕竟之前爆胎的经历还历历在目,这次换胎能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如果轮胎这块顶不住,那再高的马力也只是白搭。
当然,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技术的领头羊,肯定也想到了这些问题。
他们也用了很多先进技术来应对,比如车身用了不少碳纤维材料来减轻重量,虽然总重依然不低,但至少表明了努力的方向。
更核心的是比亚e迪引以为傲的“云辇”智能悬架系统,这套系统能主动调节车身姿态,在过弯时提供强大的支撑力,来对抗车身重量带来的惯性。
再加上四电机独立驱动技术,电脑可以以毫秒级的速度,精准控制每个轮子输出多大的力,理论上能实现非常智能和高效的动力分配,让车开起来更稳。
更有意思的是,就在申报信息出来没多久,仰望的一位高管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个庆祝U9创造新纪录的视频,但很快又删除了。
这个操作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到底是什么样的新纪录,需要这样故作神秘?
很多人猜测,比亚迪是不是在憋一个大招,比如挑战500公里/小时的极速纪录。
如果一台中国制造的量产车能率先突破这个速度大关,那无疑将是载入史册的成就。
总而言之,新款的仰望U9现在就像一个站在舞台中央的焦点人物,它有着让全世界都为之侧目的惊人数据,但也面临着物理定律带来的严峻挑战。
它究竟能用赛道上的实际圈速和极限速度来证明自己,让所有质疑烟消云散,还是会陷入“参数好看跑不快”的争议,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我们乐于看到中国品牌向上突破,也期待这台车能用实打实的成绩,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数字,来向世界展示中国汽车工业的真正实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