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身边聊起买车,尤其是新能源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还是比亚迪。
确实,这些年比亚迪实在是太火了,满大街跑的秦、宋、汉、海豚,销量数字高得吓人,感觉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练成了绝世神功的武林盟主,地位稳固,无人能及。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偌大的江湖,真的就只有一个门派独步天下吗?
有没有可能,在大家目光都聚焦在盟主身上的时候,另一个实力雄厚的“大集团军”已经悄悄完成了排兵布阵,正准备发起一场决定未来格局的总攻?
这个正在悄悄积蓄力量、准备亮剑的,就是我们同样非常熟悉的吉利。
很多人对吉利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帝豪、博越这些经典的燃油车上,但实际上,李书福和他手下的吉利帝国,在新能源这盘大棋上,已经布下了一个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的复杂棋局。
咱们先得把一件事说清楚,网上有些说法为了吸引眼球,看到比亚迪某个月销量增速放缓了,就嚷嚷着“比亚迪不行了”,这种说法其实不太客观。
你想想,一个学生从60分考到90分很容易,但要从98分考到99分,那难度可就大多了。
比亚迪的体量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惊人的高度,全年销量突破了三百万辆,这是中国汽车历史上头一回。
在这么高的基数上,增长速度稍微放慢一点,是完全正常的市场规律,它的整体实力和领先地位依然是非常强大的。
但是,我们之所以要重点聊吉利,不是因为它在哪一个月销量超过了谁,而是要看它展现出的那种全面进攻的态势和深不可测的战略布局。
如果说比亚迪像是一位凭借独门秘籍(刀片电池和DM-i混动)打遍天下的单兵王者,那么吉利更像是一个拥有海陆空多兵种的现代化集团军,从四面八方发起了协同进攻,这种打法,才是真正让整个市场感到紧张的地方。
咱们来一层一层地拆解一下吉利这个“集团军”是怎么构成的。
首先,吉利有一个非常稳固的“大后方”,那就是它的燃油车业务。
在大家都在高喊新能源的时候,吉利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
像“中国星”系列的星瑞、星越L这些车,每个月销量都很稳定,在十几万的价位里,硬是凭着出色的设计和配置,从大众、丰田这些老牌合资品牌手里抢下了不少市场。
这块业务就像是整个集团的“粮草库”和“现金牛”,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利润和资金,让吉利有足够的底气和本钱,去投入到烧钱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市场推广中去。
没有这个稳固的后方,想在前线打一场持久战是非常困难的。
稳住了基本盘之后,吉利就开始在新能源领域排兵布阵了,而且它的打法非常清晰,就是分层打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分市场。
在最高端的阵地上,它派出了“特种部队”——极氪。
这个品牌从诞生起,目标就非常明确,就是要做三十万以上的高端纯电市场,直接对标的就是特斯拉、蔚来这些先行者。
你看极氪推出的车,从猎装轿跑极氪001,到豪华MPV极氪009,再到个性十足的极氪X,每一款车的设计都非常前卫,性能和科技配置也都是顶级的。
极氪的任务不仅仅是卖车,更重要的是树立整个吉利集团的技术形象,告诉所有人,我们中国品牌完全有能力造出世界一流的豪华电动车。
这步棋,拔高了整个集团的品牌调性。
而在中间层,也就是二十到三十万这个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吉利有它的“中坚力量”——领克。
领克这个品牌大家很熟悉,它融合了吉利的制造经验和沃尔沃的技术基因,一直以来都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进入新能源时代,领克迅速推出了自己的插电混动技术,比如卖得非常火的领克08,它既有电车的安静和提速快的优点,又彻底解决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再加上一贯时尚的设计和高品质的内饰,正好就抓住了那批追求生活品质、又注重实用性的城市新中产家庭的需求。
领克就像是集团军里的重装步兵,阵线稳固,战斗力强悍。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直插市场心脏,收割最广大主流消费群体的“尖刀部队”——吉利银河系列。
过去,大家总觉得在十到二十万这个价位的新能源家用车市场,是比亚迪的天下,秦PLUS、宋PLUS这些车型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吉利看准了这个市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王炸。
银河系列的第一款车银河L7,是一款插电混动SUV,它上市的时候就打出了“价值要比同级车高出一截”的口号,用更强的动力、更豪华的内饰、更智能的车机系统,再加上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一下子就在市场里撕开了一道口子,销量迅速攀升。
紧接着,轿车银河L6也用同样的打法跟上。
银河系列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用普通老百姓最看重的高性价比,去正面挑战市场上的霸主。
这支部队,是李书福手中最锋利的武器,直接决定了吉利能否在规模上实现对对手的追赶和超越。
现在你把这些串起来看,就能明白吉利的战略有多么完整了。
从几万块的代步小车熊猫mini,到十几万的家用主力吉利银河,再到二十几万的潮流座驾领克,最后到三十万以上的高端豪华极氪,甚至还有沃尔沃和极星这样的国际品牌,它构建了一个几乎覆盖所有价位和所有消费人群的产品网络。
你想买什么样的车,有什么样的预算,在吉利这个庞大的体系里,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产品。
这种“多生孩子好打架”的集团化作战模式,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它不仅分散了经营风险,避免了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两款爆款车型上,而且各个品牌之间还能技术共享、协同作战,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合力。
这背后所展现的,是吉利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积累技术和洞察市场的深厚功力。
所以,我们说吉利正在成为中国最大汽车集团的有力争夺者,看的不仅仅是一两个月的销量数字,更是它这种稳健扎实、层层递进、全面布局的强大体系能力。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这样的“神仙打架”绝对是好事,因为有竞争,才会有更好的技术、更低的价格和更丰富的选择,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每一个买车的人。
这场中国汽车品牌之间的巅峰对决,也必将推动我们的民族汽车工业,在全球舞台上站上一个更高的高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