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这个曾经风光无两的国产新能源“领头羊”,最近似乎有点儿“不太对劲”。
国庆节刚过,一张9月份的销量海报悄然放出,细心的人会发现,这次人家只字未提国内市场的表现,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海外销量上。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难道,曾经叱咤风云的比亚迪,真的要“跌落神坛”了吗?
销量“刹车”,国内市场按下暂停键?
数据不会说谎。
2025年9月,比亚迪全球销量定格在396,270辆,与去年同期的419,426辆相比,下降了5.5%。
这是自2024年2月以来,比亚迪首次遭遇单月销量同比下滑。
虽然环比来看,9月份比8月份(373,626辆)还是增长了6.1%,但这并不能完全掩盖国内市场可能出现的疲态。
更令人关注的是,有报道称,比亚迪已经默默下调了2025年的销量目标,从年初雄心勃勃的550万辆,削减了16%,调整至460万辆。
如此大幅度的目标调整,无疑给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比亚迪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是谁按下了“暂停键”?
政策调控下的“内卷”困境
深入探究比亚迪销量下滑的原因,我们不能忽视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
尤其是今年6月,工信部、商务部、发改委等多个部委密集约谈多家车企高层,矛头直指“价格战”。
价格战,对于任何一个车企来说,都是一把双刃剑。
它能在短期内快速拉升销量,但从长远来看,对整个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甚至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都可能造成损害。
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者,其价格策略一直非常激进,降价促销是其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
当“价格战”受到限制,比亚迪的销量增长引擎自然也就受到了束缚。
海外市场成“避风港”?
比亚迪的全球化战略
然而,国内市场的“刹车”并不意味着比亚迪就此停滞不前。
相反,海外市场成为了比亚迪新的增长点。
据了解,在9月份的销量数据中,比亚迪海外销量表现抢眼。
当月出口量高达71,256辆,其中乘用车及皮卡销量更是达到了70,851辆,同比增幅高达107%!
这简直是爆炸式的增长。
放眼2025年前9个月,比亚迪海外累计销量已达701,579辆,占总销量的21.5%,距离其设定的全年海外销量目标(80-120万辆)已十分接近。
这表明,比亚迪的全球化战略正在稳步推进,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销商的“压力山大”:库存积压的隐忧
除了政策层面的影响,比亚迪在国内还面临着经销商库存过高的问题。
数据显示,6月份,比亚迪经销商的库存系数高达3.21,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无疑给经销商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为了缓解这一困境,比亚迪在7月份召开了核心经销商会议,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库存熔断机制”、精简SKU(将单车型配置从4-5个减至2-3个)以及加速返利等。
这些举措,虽然旨在稳定国内市场,但也侧面反映出比亚迪在国内市场正经历着一场“调整期”。
“走出去”的必然选择:全球布局加速
在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触及天花板的背景下,出海已成为各大车企的必然选择。
对于比亚迪而言,其55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在国内市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走出去”并非易事,各国不同的法律法规和贸易壁垒,是摆在车企面前的巨大挑战。
例如,欧盟的《新电池法》,就迫使中国新能源车企必须在欧洲本土建厂才能符合规定。
事实上,这与当年欧美日韩车企进入中国时面临的情况相似,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来打开市场是常见做法。
比亚迪深谙此道,正加速其全球化布局。
目前,比亚迪已在欧洲、南美和东南亚等地拥有13家海外工厂。
欧洲市场:比亚迪选择了匈牙利和土耳其作为进入欧洲市场的跳板。
匈牙利的塞格德工厂主体已完工,预计年底投产;土耳其马尼萨工厂则计划于2026年底投产。
南美市场:比亚迪在巴西的卡马萨里工厂已于2025年7月投产,总投资71亿人民币,规划年产能15万辆,并计划在2026年扩至30万辆。
东南亚市场:比亚迪正积极布局泰国、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意图在这片曾被日系车长期占据的“后花园”中分一杯羹。
中亚及东欧市场:比亚迪还在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了工厂,面向更广阔的市场。
财报中的“秘密武器”:投资数据揭示未来
比亚迪如此大手笔的全球投资,是否能在财报中窥见端倪?
答案是肯定的。
我注意到一个关键指标:现金流量表中“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这个数字,直接反映了企业在建设厂房、购买土地、购置生产线等方面的实际支出。
数据显示,2025年半年报中,比亚迪这一指标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805亿元。
保守估算,全年资本性支出可能超过2000亿元。
这什么概念?
特斯拉全球产能最大的上海超级工厂,3年投资也不过500亿元。
比亚迪一年(可能)就投入了四个上海超级工厂的体量!
这些巨额投资,绝大部分都流向了海外工厂的建设。
由此可见,比亚迪在全球化布局上的决心和力度。
未来可期:全球化巨头的崛起之路
虽然比亚迪在国内市场面临暂时的调整,但其在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以及大规模的全球投资,都预示着一个更加宏大的未来。
当这些海外产能在一两年后开始释放,一个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 新能源汽车巨头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或许,比亚迪目前的销量波动,只是为了积蓄更强大的力量,迎接更广阔的海洋。
那些唱衰比亚迪的声音,恐怕为时尚早。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