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你琢磨一下,是不是有点不对劲?就荷兰这档子事,安世半导体的。前两天还一副“我就是规矩”的嘴脸,非要说什么安全审查,要强行拿走。
今天新华社的消息就出来了,说他们又给还回来了。主动撤销那个什么“非法接管令”,把控制权还给中国股东。这脸变得,比翻书还快。这帮人到底在想什么?
我开始也纳闷,荷兰人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他们不是一直跟着美国人屁股后面跑,喊着要“脱钩”吗?怎么突然就“低头认错”了?我查了查这事儿的底细,越看越觉得,这根本不是什么良心发现,这就是一场赤裸裸的交易,或者说,是被逼的。
这个安世半导体,很多人可能不熟,但你开的欧洲车,十有八九就得用它的东西。它不是什么搞5纳米、3纳米的高精尖,它是玩“功率半导体”的。就是你车上的电控、电源管理,那些玩意儿。它前身是荷兰老牌飞利浦的部门,后来归了恩智浦,2019年才被咱们的闻泰科技给收了。这本来是板上钉钉的买卖,钱都付了,厂子都开工了。
结果呢?荷兰人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非要搞什么“国家安全”审查,要强行拿走。这不就是明抢吗?用个高大上的词,叫“国家安全”。我一听这词就头大。什么都往安全上靠。英国人之前对付纽波特晶圆厂(NWF)也是这个路数,最后硬是逼着安世把那个厂给卖了。荷兰估计是看英国人得手了,自己也想学。
但他们算错了一笔账。英国的汽车工业现在什么德行?基本凉透了。但荷兰旁边是谁?是德国。德国人靠什么吃饭?汽车。
这次的新闻稿里提了一句,说“欧洲汽车巨头全部站在中国一边”。这句话才是关键。你以为荷兰人真是“认识到错误”了?别天真了。他们是怕了。怕的不是咱们,怕的是他那帮“欧洲兄弟”。
我看了下数据。德国汽车工业,像大众、宝马、奔驰,他们每年在中国的销量占了他们全球总销量多大的比例?大众汽车集团财报自己都说,中国市场差不多贡献了他们快一半的利润。这帮德国车厂,前两年(2021-2022年)被芯片短缺折腾得死去活来。生产线停了又开,开了又停。缺的是什么?就是安世这种“不起眼”的汽车芯片。
安世在车用功率半导体这块,市场占有率是全球顶尖的。现在是什么时代?是新能源车、电动车的时代。一辆电动车需要的功率半导体,是传统油车的好几倍。德国人正指望大众的ID系列、宝马的i系列在中国市场翻盘呢。你荷兰倒好,一句话,要把人家关键的芯片供应商给端了?
我都能想象那个画面。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的人,估计电话都打爆了。"你们荷兰人在搞什么?还想不想卖车了?" 欧洲现在经济什么德行,大家心里都有数。通胀高得吓人,能源还捏在别人手里。汽车是他们最后、最硬的家底了。为了你荷兰那点“政治正确”,把德国的饭碗给砸了?德国人能干吗?
所以,这事儿真正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它戳破了一个假象。就是欧洲铁板一块。根本不是。一到真金白银、一到自家饭碗,什么“价值观”、什么“盟友”,都得往后稍稍。安世半导体这事,就是个试金石。
荷兰这次低头,也不是心甘情愿的。你看他们之前那个强硬态度。他们就是想跟着美国人屁股后面跑,也想拿捏一下我们。问题是,他们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市场。他们以为半导体是他们的王牌,毕竟他们有阿斯麦(ASML)。但他们忘了,汽车工业才是欧洲的命脉,而汽车工业的现在一大半系在中国身上。
这帮欧洲汽车巨头,他们比谁都清楚。现在不是他们给不给中国市场面子的问题,是他们得求着中国市场带他们玩。技术上,我们的电池、电控、智能座舱,哪样比他们差了?他们现在就剩个牌子和那点机械底蕴了。
如果供应链再被荷兰这种“猪队友”给搞断了,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所以,你看。这哪是什么“回归市场规则”。这压根就是一场现实主义的交易。荷兰人拿了点“政治正确”,发现换不来面包,旁边的大哥(德国)还不高兴了,赶紧又吐出来了。这事儿就这么完了?我看不一定。
今天能还给你,明天等他们缓过劲来了,会不会又找别的茬?你觉得这帮人,真的会长记性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