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那家洗车店,最近拉了块新横幅,说捆绑洗车送玻璃水,老板小黄还叨叨:“你看现在这比亚迪,路上一水的绿牌,洗台新能源都成常规活儿了!”说起来也怪,我楼下那位快递老吴去年还开着油的轩逸,今年一开春换了台海豹,出门还专门点明,“我这是真国产,连日本师傅都开去研究了,不是闹着玩的。”
确实,随手翻新闻,比亚迪前七个月狂甩两百多万台出去,单出口都冲了五十几万台,再不服都得咬牙承认,现在马路上新能源车一半都是它的天下。至于日本,“拆车分析”成了话题,我还在电车群里看有人发,日本某大牌工程师说比亚迪把成本和配置卡得“可怕精细”,什么双层夹胶玻璃,主流ADAS这些低配都整一遍,气囊数量听说最近又默默加了,之前看身边人都不信,结果买过才知道,一分钱花不到日系那儿去。
我表弟前阵咨询我,说王朝秦EV落地六万出头,车机还能自己自定义界面。我一试,屏幕切换是有点儿迟钝,估计软硬件没完全兼容上,代理点的胖子师傅嘀咕:“便宜嘛,系统慢点能开就得了呗。”不过不得不讲,像什么无线充电、L2辅助、甚至主驾加热,在那个价位里,合资车基本你想都别想。我有天加油站里瞅见一排海豚、海豹停一溜,充电桩还得排号,大白天看着胡同口热闹得像赶集。
有次和汽修厂老张聊天,人家说硬核买方程豹的,压根不信Jeep那套,本土队说实话就盼着保值率慢慢上去。价格都掰手指头算明白了,腾势新款30万出头,配置直接一栏一大页,歌还随便安个丹拿,原厂音响棒到邻居都跑来围观。他倒是吐槽,30万档比亚迪始终卖得没10万元车快,保有量撑不上天花板,这在二手车市场,一时半会儿还得观望。
有个小插曲,刚过完雨季,小区里有人反馈,前段时间海豹后挡风玻璃漏水,说是装配线那会漏打了胶,不算大事儿,四儿子店给免费换,可口碑终归要留点瑕疵。还有像南方沿海群友喊:湿热天一开空调,出风口有点气味。有人调侃,三线小厂还得修修学学吧。
而老一批技术流也不服气。有师傅专门做电池的,茶余饭后总和人讲,比亚迪刀片电池抗扎耐热确实行业领先,可是高端纯电性能,比如直流快充速度、热管理,这些玩意在极寒试一轮就知道跟特斯拉滤镜还有点距离。听圈里说,比亚迪2026年打算出固态1000公里续航的电池,如果量产,说不定真能把马斯克那套玩意拉下马。
顺带一说,别以为补贴没人稀罕。财政那文件一出,2030年前都还有政策护航,我还专门问那卖车的销售阿明,人家说厂里都开始跑泰国建厂了,欧盟收啥税都拦不住,正好混个亚洲新高地。不信去泰国查查华人区停车场,清一色新BYD标闪亮得很。
再提个冷门事儿。有段时间网上谣传比亚迪不结实,说高速追尾危险。我们的修理厂唐师傅打赌,拆了几台事故件给客户看,说实际撞击后白车身拉伸率比老日系还多出几毫米,小毛病多但结构不虚——不过老唐憨憨地补句:连行驶记录仪头年都得自己加装,不大方。
老车主偶尔还是念叨,记得十年前国产车音响单薄,哪像现在这个新海豹,后备厢底下都能藏个电动小冰箱。至于高阶智驾,听说今年新推的城市领航一键加装包,四儿子店报价两万三,能不能跑顺得看城区路口标线识别得清楚不,北漂那群司机天天怼导航,切车道还指不定呢。
最新小道消息,前阵重庆试装新平台,有个黑漆漆海豚掉漆案子,引得车友群炸锅,厂家悄悄派人带走样车,第二天全城找不到影。坊间流传,说不定还在调配新材料。
比亚迪走多高,看它30万档的腾势、豹能不能扎根。丰田那些年还是靠工匠精神打江山的,这边拼快拼量,不怕撞但怕慢慢养。就拿那个滑板底盘,隔壁老谢开完海豹说一句:这回底盘刚性给力,不比德系差。“好用归好用,坏了还得靠售后。”老谢走时随口丢句,谁的跑得远,咱这小院看得最明白。
至于到底能不能赶超丰田,以后孩子们省着花零花钱,第一个大件会不会也选个绿牌BYD?那还得看风往哪里吹。我们几个车迷喝茶闲聊到半夜,最后都劝小王,刚会开车先买台秦,好养活,折腾也不心疼——别说,晚上群里还有把海豹当房车睡的,晒喝咖啡照片,美得像在外太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