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插混,这两年为啥越来越多朋友在群里大倒苦水?

崩盘前夜。增程车、插混,这两年为啥越来越多朋友在群里大倒苦水?

我身边这位老廖,上个月刚买了辆某品牌的增程SUV。结果不到两周,手机里每天都在弹消息,啥油耗比燃油车还高,电池系统要单独维护,不知从哪个坑里能爬出来。

01、用钱砸出来的教训,比想象还扎心

先给大家算个账。增程车,官方营销都是‘可油可电’,听着很美好。但实际开起来,用了油不省电,用了电还得烧油。亏电时油耗飙到8升、10升一百公里。比丰田、大众这些2.0的油车都费。

然后说保养。我做维修的时候发现,这类车要同时做两套维护。发动机用的机油、火花塞一套,电池系统又得专门检查。三年之后,维护开销能比纯电多三万以上。我亲戚就是这样,前前后后光保养就花了小一万。

纯电车就不一样了。基本只换空调滤芯、电池常规检查就够了。如果家里能装充电桩,每公里电费低到六分钱。一年下来,省下的不是小钱,差不多能全家去云南玩一圈。

02、‘真没想到会这么焦虑’——续航焦虑是增程车的特色

很多人买增程、插混是为了摆脱所谓续航焦虑。但实际用起来才发现,焦虑翻倍。标称电动续航两百公里,到了手里一百二就开始强制‘保电’,剩下的都得烧油。冬天开空调,续航一下子跌到八十公里。

我有个哥们,周末带家里去郊区,把电用光了。一路上机械噪音直冒、动力迟钝,回来直接跟我说‘以后不敢亏电开了’。

对比之下,现在主流纯电,比如极氪001能跑一千公里、蔚来ET7三分钟换电。高速服务区插个电,咖啡还没凉呢电就补好了。根本用不着天天看电量发愁。

打个比方吧。开增程车有点像抓着一只会咬你的貔貅,怎么看都不安心。纯电长续航就是养条肥狗,管饱、好养、不吵。

03、驾驶体验,增程‘有点像小拖拉机’

讲真,这方面是真没救。刚开始电池有电的时候,像纯电一样安静顺滑。电用光后,发动机像老拖拉机,嗡嗡响不说,加速还软绵绵。高速走一段,想超车,油门踩到底都没啥反应。

我帮朋友测过某个30万级SUV,电够的时候零百加速五秒。电没了,掉到九秒。关键时刻就是‘急死人’。而像Model Y、银河E5等纯电,推背感是从头到尾,都不卡。

不是我吹,每次试驾纯电那种线性加速和全程静音,开完就真的不想碰增程。

04、技术淘汰赛,增程插混撑不了几天

现在2025年马上到,增程和插混还在用老旧400V平台。有的充电五十千瓦,要一小时才能充满。纯电这块,800V高压平台已经普及,小鹏G9五分钟能补两百公里。比亚迪海狮07 EV十二万就买到了快充。

保值率也是坑。三年后增程残值能跌六成。刀片电池、麒麟电池这些新技术敢承诺百万公里寿命。新政GB 9743-2024对电池和能耗标准就是越来越严。现在买增程/插混纯粹是‘买未来被淘汰的一代’。

05、老司机私货:别信‘可油可电’是啥未来趋势

这几年见太多被宣传忽悠的购车故事。’油电兼顾’其实就是车企清库存时的老套路。买车不怕局太深,就怕心太软。

我个人建议很直接:

通勤,闭眼买五百公里以上的纯电。银河E5,十三万,月电费六十块钱,即插即用。

有长途需求,直接认准800V超充+一千公里续航。极氪001、蔚来ET7,换电、快充,体验比加油还爽。

关于‘增程/插混能兼顾所有场景’,说人话就是:啥都能干,最终啥都不精。没必要为了一两个‘应急场景’买下长期焦虑和高成本。

最后一句话,能劝一个是一个。长期看,长续航纯电是真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