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到一汽丰田bZ5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是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标题写的是什么?“大厂才靠谱”、“丰田式严谨”。好家伙,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聊严谨,聊QDR,这套词儿放十年前是金科玉律,放现在,就是“典中典”的佛经。现在的车圈是什么?是修罗场,是黑暗森林,大家都在掀桌子,你死我活,你还在那里慢悠悠地打太极,讲究一个“稳字诀”,这不叫稳,这叫不务正业。
你以为你是武当张三丰,想用太极拳化解一切。但现实是,场上全是拿着加特林的兰博,对着你就是一顿“哒哒哒”。人家问你怕不怕,你说你底盘稳,电池安全。这感觉就像什么?就像两个修仙的在斗法,对面直接掏出了因果律武器,你这边还在念“金钟罩铁布衫”的咒,然后跟观众说,你看我这功夫,多扎实,多耐打。是,是是是,是挺耐打的,但人家压根不跟你打,人家直接把你的道场给扬了。
丰田现在就给我这个感觉。当所有人都疯了一样在卷价格、卷配置、卷智能的时候,丰田bZ5来了,带着一股子老干部的气息,跟你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不要那么浮躁,安全和可靠才是最重要的。”你说的都对,但问题是,现在的消费者根本不听这个。
最好的例子就是那个激光雷达。15万级的车,给你配个激光雷达。听上去是不是很牛逼?是不是感觉赚大了?但这就是典型的“表演性人格”发作。激光雷达的意义是为高阶辅助驾驶服务的,是给那些整天琢磨着怎么在车里解放双手的“懒人”准备的屠龙技。但你看看bZ5的目标用户,大概率是我这种对开车这件事本身就充满不信任的中年人。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老司机,我信什么?我信我的脚,信我的手,信我多年来在各种魔幻路况下练出来的肌肉记忆。你给我个激光雷达,对我来说就跟在拖拉机上装个沙发一样,有用,但不多。真正的自动驾驶关键在哪?在老头乐。只要老头乐还在路上横冲直撞,你所有的雷达和算法,都得给大爷的走位跪下。大爷躺得够快,你就是全责。就问你怕不怕?
然后是那个“全沉浸智舱”。我真的绷不住了。现在随便一个新势力,车机都能给你玩出花来,什么大模型上车,什么一句话搞定所有事。bZ5的车机,主打一个“老人小孩都能快速上手”。坏了菜了,这不就是把“功能简单”换了个好听的说法吗?它确实不卡,确实功能都有,但在这个连冰箱都要带屏幕的时代,你这个“不卡”的优势,就像是在说你家电灯泡特别亮一样,属于基本操作,不值得拿出来当闪光点。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丰田这个操作更蠢。
再聊聊所谓的“大厂QDR”。我承认,丰田的品质、耐用性、可靠性,曾经是神一样的存在。我家的老凯美瑞,现在开着还跟新的一样,除了内饰有点包浆,啥毛病没有。但时代变了,朋友们。以前买车,是一件大事,要用十年甚至更久,所以可靠性是第一位的。现在呢?电子产品。三年一换代,五年一淘汰。大家买的不是一个能开到天荒地老的铁疙瘩,而是一个不断迭代的科技玩具。你跟我讲五年后底盘还稳不稳,电池衰减多少,大多数人心里想的是:五年后?五年后这车还在不在我手上都两说呢,世界都毁灭好几次了。你这套逻辑,就好像拿压缩毛巾去堵洪水,看着挺实在,但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一种品牌玄学。为什么有人会买bZ5?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刹车不行,他跟你聊自动驾驶的未来。会买奔驰的人,就是为了那个三叉星辉,你跟他说内饰是塑料,他跟你聊一百多年的品牌积淀。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丰田的信仰是什么?就是“开不坏”。可当所有的车都变得“没那么容易坏”的时候,你这个信仰就有点……尴尬了。它就像一个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突然发现大家都不比内力了,开始比谁的暗器更毒,谁的嘴炮更响。这帮老家伙到底懂不懂啊?!
所以丰田bZ5是什么?它不是一个电动时代的答卷,它是一个上个时代的好学生,用自己最熟悉的解题思路,去解一道全新的、充满混沌和无序的附加题。它把所有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比如安全、续航、品质,都做到了85分。然后用一种“我已经尽力了,你们看着办”的姿态,把它推向市场。
它面对的,是一群疯子。一群“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对手。人家直接把价格干到地板,配置拉到天花板,用闪电战的方式抢占用户心智。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有些新势力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在这种掀桌子式的竞争里,丰田的“严谨”和“稳重”,反而成了一种格格不入的迟钝。
所以,最终会买bZ5的人,买的不是车,不是参数,甚至不是那个激光雷达。他们买的是一种心理上的确定性,一种在这个疯狂内卷的世界里,抓住一根“靠谱”稻草的自我安慰。这是一种中年人最后的倔强,一种“我还能再稳十年”的幻觉。这车能过,就是能过,但想成仙,恐怕只能等着成盒了。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