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总能听到一句话,说“后悔汉兰达买早了”。
这话听着挺有意思,丰田汉兰达这款车,过去好些年里,那可是中型SUV市场里的一个标杆,就像大家说到可乐就想到可口可乐一样,一提家庭用的大SUV,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
它皮实、耐用、空间大、开出去几年再卖也亏不了多少钱,这些优点让它成了很多人眼里最稳妥的选择。
可为什么现在,风向好像有点变了?
是汉兰达不行了吗?
其实也不是,车还是那个车,问题出在我们消费者的眼光和整个市场的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到底,是我们的国产车,尤其是新能源车,把大家的胃口给“养刁”了。
您现在随便走进一个国产品牌的店里,看看那些十几二十万的车,坐进去感受一下。
一开门,大面积的软包,摸上去手感舒服的皮质,有些车顶都给你用上翻毛皮,中控台上一块比一块大的屏幕连在一起,晚上还有五颜六色的氛围灯,跟车机说句话就能帮你开空调、放音乐。
这些东西,放在以前,那得是四五十万甚至更贵的豪华车上才有的待遇。
现在呢?
我们的自主品牌把这些配置硬生生给“拉”到了普通老百姓能够得着的价格区间。
这种体验多了以后,你再回过头去看一些传统合资车,比如汉兰达,一开门,中控台大面积还是硬邦邦的塑料,屏幕尺寸也普普通通,设计上中规中矩,心里难免会产生点落差。
这不是说汉兰达不好,而是参照物变了,大家心里那杆秤的标准,被我们自己的汽车工业给抬高了。
就在这种大环境下,一些过去不太起眼的合资车,为了生存下去,也开始拼了。
它们拿出了过去不敢想的诚意,今天我们要聊的现代胜达,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
说起现代这个牌子,大家肯定不陌生,但胜达这款中型SUV,在国内的存在感确实不高。
看销量数据就知道了,有时候一个月全国就卖个两三百台,这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市场里,基本上就跟“隐身”了差不多。
可就是这么一款快被大家遗忘的车,你要是静下心来仔细研究一下,会发现它简直是把“性价比”这三个字写在了脸上,甚至让人觉得它卖得这么差有点“冤”。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价格。
汉兰达的起步价怎么也得二十多万,而且优惠很少。
胜达呢?
它的官方指导价本来就比汉兰达低,从19万多起步,更关键的是,现在市场竞争太激烈,它的优惠力度非常大。
在很多地方,一台全新的胜达,办下来可能也就十六七万块钱。
这是什么概念?
这个价格,你正常也就是买一台本田CR-V或者丰田荣放那样的紧凑型SUV,现在却能买到一台车长超过四米八,提供六个座位的合资中-型SUV。
这种感觉,就像你本来只想买个两居室,结果开发商告诉你,同样的钱可以给你一个三居室,你心里能不活动吗?
光价格低还不够,胜达在配置上也下足了功夫,完全不像大家印象里的“合资丐版车”。
咱们老百姓买车,最怕的就是买个低配版,结果啥也没有,方向盘是塑料的,倒车要靠自己扭头看,中控台光秃秃的。
但你去看十六万多的胜达,一拉开车门,真皮包裹的多功能方向盘,还有那块连体式的大屏幕,科技感一下子就上来了,看起来就比同价位的汉兰达要显档次。
而且,像倒车影像、前后驻车雷达这些最基本的实用配置,它都是标配。
更让人意外的是,它居然全系都带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包括了全速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功能。
这个功能跑高速的时候特别好用,能让车自己跟着前车走,保持在车道中间,大大减轻开长途的疲劳感。
这些配置在汉兰达上,你得买到中高配车型才有,那价格可就奔着三十万去了。
胜达直接把这些都变成了标配,这种做法,明显是在学习我们国产车的打法,用实实在在的配置来打动消费者。
再来说说空间和实用性,这也是买这类大家庭SUV的人最关心的地方。
胜达的车身长度是4米83,比汉兰达的接近5米要短一些,听起来好像空间会小。
但它的设计很聪明,用的是现在很流行的那种方方正正的“方盒子”造型。
这种造型的好处是车内空间利用率特别高,好比盖房子,虽然占地面积小一点,但层高足、户型方正,实际住起来感觉很宽敞。
你坐到胜达的后排,会发现头顶和腿部的空间都相当充裕,没有压抑感。
它最大的亮点是提供了六座版本,2+2+2的座椅布局,中间留了个过道,家里老人小孩进出第三排就非常方便,不用像七座车那样需要费劲地翻折第二排座椅。
这对于二胎、三胎家庭来说,是个非常贴心的设计。
而且,当你把后两排座椅都放倒之后,能形成一个巨大而且非常平整的空间,铺上垫子就是一张双人床,出去自驾游或者偶尔拉点大件行李,都非常方便。
动力方面,胜达全系用的是一台2.0T的发动机,马力有247匹,动力储备是完全足够的。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台发动机只需要加92号汽油就行了。
现在油价这么贵,能加92号油,意味着日常用车的成本能实实在在地省下来一些,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也是个很实在的优点。
当然,说了这么多优点,胜达也并非完美无缺,它最大的短板,恰恰就是汉兰达最引以为傲的地方——油耗。
汉兰达现在主推的是双擎混动版,靠着电机的辅助,在市区里开,百公里油耗能控制在五六升,对于这么大一台车来说,确实非常省。
而胜达是一台纯粹的燃油车,车重也不轻,在城市拥堵路况下,油耗经常会在10升上下,有时候甚至更高。
这就是一道非常现实的选择题摆在面前:你是愿意一开始多花好几万块钱买汉兰达,享受后续长期的低油耗;还是愿意一开始省下一大笔购车款买胜达,但接受它相对高一些的油费支出?
这笔账,每个家庭的需求和算法都不一样。
所以,为什么胜达这样一款在价格、配置、空间上都很有竞争力的车,销量却这么惨淡呢?
这背后,是品牌影响力、市场口碑和消费习惯在起作用。
丰田的牌子在国内消费者心里,就是“可靠”和“保值”的代名词,买它就等于买了个放心,这是一种长期积累下来的信任。
而现代品牌近些年在国内的影响力确实不如从前,很多人会担心它的质量稳定性、售后服务以及未来的保值率。
销量越差,大家就越不敢买,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再加上现在新能源车型的冲击,比亚迪唐、理想L系列这些国产车,在智能化和用车成本上做得更极致,也抢走了大量客户。
胜达就像一个夹在中间的选手,上有汉兰达这样的老牌霸主,旁边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国产新秀,处境确实非常尴尬。
总的来说,对于那些购车预算有限,但又非常看重配置丰富程度、空间灵活性和初始购买成本的消费者来说,现在的胜达无疑是一个被市场严重低估的选择。
用它来作为汉兰达的“平替”,从产品本身来看,确实非常划算。
但对于更广大的市场来说,汽车消费不仅仅是一道数学题,它还包含了品牌情感、口碑信任和从众心理。
胜达的叫好不叫座,也恰恰反映了当下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复杂和残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