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省撑起全国半壁车市!粤苏浙鲁豫2023年卖856万辆

你以为的“汽车普及”,其实藏着很多没想到,早高峰路口车流排长队的场景,在一二线城市已成日常。

我们习惯了“车多”,却很少有人细想:现在多少家庭真的有车?为什么江苏小区满是车,黑龙江农村私家车却少见?

为什么去年全国人花在买车和零件上的钱,竟比买吃喝穿用的总花费还多?

五省撑起全国半壁车市!粤苏浙鲁豫2023年卖856万辆-有驾

一、汽车消费早不是“小众选择”

小区车位“一位难求”的景象,容易让人觉得“家家户户都有车”,但全国真正有车的家庭占比多少?

全国有车家庭超4成,这个比例比20年前“每百户5辆汽车”的情况普及不少,可仍有六成家庭没买车,或因需求不足,或因经济未达标。

“有车”的地域差异极大,像分成了“两个阵营”。

江苏、山东、浙江、河北、天津属“高比例阵营”,有车家庭比例近半,江苏更是超50%,随便找两个江苏家庭,大概率有一个有车。

五省撑起全国半壁车市!粤苏浙鲁豫2023年卖856万辆-有驾

这离不开当地发达的制造业,苏州电子厂、无锡机械厂等提供稳定工作,收入高了,买车就从“奢侈品”变成“必需品”,方便通勤和出游。

黑龙江、海南、甘肃、吉林、广西则是“低比例阵营”,有车家庭比例低于35%,黑龙江仅27%。

以黑龙江为例,冬天零下三十多度,汽车启动难、保养贵,偏远地区靠电动车就能满足出行,买车需求弱,甘肃部分山区路况差,轿车难通行,自然没人愿花钱买车。

老家在这些地方的朋友,也不用因身边没车的人多而焦虑,这是地域、需求与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

五省撑起全国半壁车市!粤苏浙鲁豫2023年卖856万辆-有驾

二、买车“实用”才是硬道理

一线城市CBD偶尔闪过的奔驰、宝马,容易让人觉得“大家都买豪车”,但多数人买车还是奔着“实用”。

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乘用车均价约16.3万元,正处“经济实用”区间。

具体来看,10万-20万元车型的有车家庭占42%,10万元以下的占39%,两者加起来达81%,10个有车家庭里,8个选的是20万元以下的车。

这些车都是咱们常见的:五菱宏光MINI几万块,宝妈接娃、年轻人代步都合适,比亚迪秦PLUS、海豚十多万,可油可电,通勤成本比地铁低,全家出游也够用,长安CS75、速腾这类SUV空间大、底盘高,农村坑洼路也能走。

它们没豪华内饰,却胜在亲民耐用,刚好满足普通家庭“解决出行”的需求,毕竟车是用的,不是用来攀比的。

当然,也有家庭选30万以上的奔驰E级、宝马5系等豪车,但这类家庭仅占有车族的7.9%,不到一成。

这就像商场里奢侈品店显眼,可更多人还是去平价店,适合自己才最重要。

五省撑起全国半壁车市!粤苏浙鲁豫2023年卖856万辆-有驾

三、哪里买车的人最多?

聊完“谁买”“买什么价位”,再看“哪里人最爱买车”。

省份层面,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是“主力军”,2023年这五省乘用车销量达856万辆,占全国近半。

广东作为经济第一大省,上班族和生意人多,需求自然大;河南是人口大省,常住人口超9000万,即便有车家庭比例不高,总销量也低不了。

城市层面,北京、上海、成都、广州、郑州销量靠前。

五省撑起全国半壁车市!粤苏浙鲁豫2023年卖856万辆-有驾

这些城市要么是经济中心,高收入人群多、预算足;要么是人口密集的省会,周边市县的人也会来买车,毕竟大城市4S店多、车型全、价格透明。

就像我郑州的朋友,老家在洛阳县城,想买比亚迪新能源车,因县城没4S店,只能去郑州提车,这种情况在三四线城市很常见,另一个明显变化是,选国产车的人越来越多。

十年前大家更认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觉得“进口技术靠谱”,但2023年乘用车里国产品牌占56%,超一半,比亚迪、吉利、长安销量靠前,比亚迪更是年销300多万辆,远超不少合资品牌。

五省撑起全国半壁车市!粤苏浙鲁豫2023年卖856万辆-有驾

国产车受欢迎,一是品质提升,比亚迪刀片电池、吉利混动技术不输合资,二是性价比高,15万预算买国产车,能有更大空间和全景天窗、360度影像等配置,三是“国货情怀”,大家愿意支持本土品牌。

不管选合资还是国产,10万还是20万的车,核心都是“适合自己”:通勤远选省油混动,家有俩娃选大空间SUV,做小生意选皮卡,没有高低之分,全看生活需求。

聊完这些,会发现汽车早不只是“交通工具”,它藏着地域差异、收入变化和生活期待:江苏有车家庭多,反映经济活力;多数人选20万以下的车,体现“实用至上”,国产车销量涨,说明本土品牌变强。

不管你没买车在纠结,还是有车日常代步,都不用跟人比,买车是为了让生活更方便幸福,不是为了“面子”。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车,载着家人去想去的地方。

五省撑起全国半壁车市!粤苏浙鲁豫2023年卖856万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