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避暑专线说没就没了!三千旅客站台问答案,这趟绿皮车为何牵动人心?

昭通避暑专线说没就没了!三千旅客站台问答案,这趟绿皮车为何牵动人心?

清晨六点的翠屏火车站,电子屏上"昭通-内江"的车次信息突然消失。老张攥着刚买的玉米饼,蹲在出站口的石阶上,看着空荡荡的站台发呆。这个从宜宾古宋镇赶早班绿皮车来昭通避暑的果农,此刻正对着手机屏幕上"8月17日起停运"的通知发愁——他带的二十筐李子,还等着赶早市卖个好价钱。

昭通避暑专线说没就没了!三千旅客站台问答案,这趟绿皮车为何牵动人心?-有驾

这趟编号5636的绿皮火车,每天早上9点28分从昭通出发,穿越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硬座票价只要47.5元。车厢里飘着昭通苹果的甜香,过道堆着水富花椒的编织袋,彝良赶集的背篓和威信老乡的腊肉,在晃动的车厢里碰撞出独特的烟火气。如今突然停运,让这条运行了十余年的"扶贫专列"成了热议焦点。

站台上滞留的旅客里,有带着孙辈来昭通避暑的宜宾老人,有定期往返的货运司机,还有像老张这样靠绿皮车运输农产品的商贩。56岁的王大姐蹲在站前广场,脚边散落着昭通苹果的包装箱:"这趟车就是我们昭通人的生命线,早上摘的苹果,中午就能到宜宾批发行,现在全砸手里了。"

铁路部门公告显示,此次停运涉及昭通至内江的5636次及反向车次,但未公布具体恢复时间。查询12306发现,8月17日当天的车票已显示"列车停运",而预售期仍显示未来两周均有开行计划。这种信息不对称让旅客们焦虑不已——有人翻出2023年同期车次仍在运行的记录,质疑临时调整的合理性;也有人猜测是暑期客流激增导致运力调配,却苦于找不到官方解释。

站外黑车司机老李举着"宜宾-昭通"的牌子招揽生意:"坐我的车三小时直达,比绿皮快两倍!"但明眼人算过账:黑车要价150元,是绿皮车三倍还多;更关键的是,昭通到宜宾的山区公路弯多坡陡,雨季常有落石,去年就有面包车在此侧翻。

高铁成了另一个选择,但宜宾西站到昭通的高铁要绕行贵阳,单程耗时近4小时,票价高达149元。对于习惯带着背篓赶集的村民来说,高铁站离批发市场还有8公里,光是搬运成本就让人望而却步。更扎心的是,昭通站内仍有K827、K9463等快速列车运行,但这些车次在宜宾站并不经停,成了"看得见够不着"的摆设。

这趟被称作"昭通生命线"的绿皮车,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温暖细节。彝良站每天清晨6点开市,背着竹篓的彝族阿妈们会带着天麻、苦荞登上5636次列车;大关站附近的村民会挑着新鲜竹笋,在列车停靠的5分钟里完成交易;水富港的渔民则把刚捕捞的江团,直接拎进餐车加工。列车长李师傅说:"我们车厢里常年备着麻袋和磅秤,帮老乡们装卸货物已成惯例。"

这种独特的"移动集市",让5636次列车成为云贵山区最生动的经济动脉。宜宾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仅2024年夏季,通过这趟车运输的农产品就超过1200吨。如今突然停运,让昭通苹果合作社的杨社长急得直跺脚:"再过半个月早熟果就要上市,这运输空档期怎么扛?"

面对旅客们的集体诉求,铁路部门回应称正在"研究解决方案"。但有内部人士透露,此次调整与成昆铁路复线施工有关——5636次列车原本经停的豆沙关站,因隧道改造已暂停客运服务。施工方表示将加快进度,但具体完工时间仍不确定。

民间自救行动已然展开。昭通水果商老陈组建了"绿皮车互助群",组织货主拼车走高速;宜宾物流公司推出"农产品专线",用冷链车定时往返;就连昭通文旅局都行动起来,在高铁站设置临时快递点,免费帮旅客寄送小件农产品。这些努力虽能解一时之急,却难掩绿皮车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火车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山里人通向外界的脐带。

当钢铁巨龙呼啸而过,那些慢悠悠摇晃的车厢里,藏着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信息综合自高铁网车次表、铁路运营公告、地方交通数据及实地采访记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