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主哭笑不得,夏天快充遇电池掉电,工程师建议七分养车

天气一转热,楼下小区群里讨论最多的,还是电车电池怎么越用越不抗揍。其实身边亲戚朋友,真出问题,80%都是平时那些不当习惯给作出来的。

新能源车主哭笑不得,夏天快充遇电池掉电,工程师建议七分养车-有驾

像前两天陪闺蜜去4S店查续航,她那辆江淮掀背,标称满电能跑500km,才两年出头直接掉到380左右,师傅端着检测表嘀咕,“妹妹,你这是电池当方便面使了,一天三顿。”她日常,每次都是插到100%,早晨提车还不拔,等电量蹭到99%才走——冬天冷还非得快充后一脚油门飘出去,常年电量剩一成才接线。师傅看完直叹:“当咱是摩比电池么……”

其实吧,那些什么“每天都得充满”、“电用光了再充”、“贪便宜用小区桩不怕事儿”的传言,一大半都是当年油车思路套电车。前些年厂商、销售有时候自己都蒙圈,误导过太多第一批车主,到现在还余毒未消。

新能源车主哭笑不得,夏天快充遇电池掉电,工程师建议七分养车-有驾

王姐楼上邻居那事儿最典型。买车那会,4S销售一口咬定:“续航最精确就是满电,每次充到100%放心。”她信了,开了一年,续航直接少了五六十公里。4S检测下来,电池健康度掉10%多,说白了,天天满格存着,锂离子受不了,撑得慌——老话说得好,“小孩撑得肚子疼,电池吃太饱闪电快。”

有师傅打电话一边换滤芯一边跟我说:“三元锂还好点,磷酸铁锂更娇气,一满电存就顶两年白吃。”有一回技师培训群还讨论,90%电量长期维持,比100%强不少,等于一年续航能多保3%多。宁德那份白皮书我也翻过,说法同线下差不离。

新能源车主哭笑不得,夏天快充遇电池掉电,工程师建议七分养车-有驾

关于“满电易老化”的比喻,之前有厂里工程师背地里吐槽,说那玩意就像超市的蛇皮袋,灌满了备用水天天顶着,时间长了塑料边角都绷得发黄,谁扛得住?我那台老广汽AION,三年基本只充到90%,周末短途补得勤,续航掉的不明显,百分之九十多还能跑原来那数。其实不光电池,变速箱机油也一样,超过设计限值折寿贼快。

冷门细节插一句,室内地下车库快充时,湿度高反而有点好,温控系统发挥好,散热均匀,外面暴晒反而不行。这事儿去年老吕修BMS那会跟我提起,说是他修的电池包,地库续航掉的比广场上的好点。

新能源车主哭笑不得,夏天快充遇电池掉电,工程师建议七分养车-有驾

切回冬天这个事。小李单位车队,去年冻死个人,还非要快充后一脚启动,热空调给满上,师傅骂他:“你泡脚刚完,直接雪地溜达去,受得了吗!”BMS管到死,也没法扛一下少两成的折损。比亚迪技术资料里其实写得明白,冬天快充完,5—10分钟闷一会再用大电流。我自己冬天都是高速服务区先歇几分钟,顺便撸个热豆浆,温度回升了再开暖气,车子没毛病。

插播一个事故,去年东北有台蔚来,快充完立刻高速巡航,电池活性没拉回来,BMS还没反应过来,出了报警。后来极狐4S的技师分析,那阵子正好电池外壁零下十度,快充结束内部还温着,等开空调一冲,伞形结晶直接上来了。那车最后被厂方调走做测试,倒是没公开说细节。

新能源车主哭笑不得,夏天快充遇电池掉电,工程师建议七分养车-有驾

表哥那事儿其实最有代表性。他老觉得“剩点儿再补,锻炼锻炼没坏处。”结果一拖再拖,车子续航每天一看都在掉。4S席间听电池师傅嘟囔:“长期低电量,内部锂枝晶长得快,扎漏膜一次就‘立功’——可逆就怪了。”前阵子我们车友群聊到,有个老司机说“深度放空等于白拆三次,图啥?”

其实大多数车的BMS还是挺智能的,但再聪明也扛不住主人“鸡贼”。听说三电路控板里还有个暗藏门槛,电压到极限踩一脚就记一次“不良循环”,时间长了健康度直追白菜。

顺便提个养护小插曲,去年南京论坛有个铁杆车主反馈,两年老车电池被4S测出健康度比新车还高,搞半天才发现他每次都结合日程充,剩30%就插,过80%立即拔——不讲究“满汉全席”,讲究“粗茶淡饭”。

再说说第三方快充这“拼多多”路线。小区团购充电卡,隔壁那家充电站便宜没人敢多说什么,结果不到仨月,社区电车微信群十来个都开始嚷“掉电肉眼可见”。这些便宜桩,抽检合格有一说一三四成,电压漂移比老式电饭锅还活泼。用原厂桩倒是少事儿,第三方充到100%直接惨剧。群里有位老哥喊:“充电跳枪等于跳命根子。省那五毛,厂家的质保也救不了回来的。”

冷门点说,有的第三方桩其实装了省电模式,晚高峰时段自动降流,充得慢还不说,电池管理有时全懵了,前段时间一台荣威就被“省电慢充”折腾坏,送厂检查健康度掉一大截。

还有朋友津津乐道一个配置——新款小鹏其实带“电池预加热”隐藏菜单,按理冬天快充特别适合,售后说开了这个功能,实际快充后温度回归没那么慢,确实对寿命有帮助。很多人汽车用三年还不知道这茬。

顺便问过车友群,有人特喜欢东北进口的KEBA充电桩,说电压波动小,充一个月掉电慢,虽然贵,但人家配合原装软件能定制百分比停充,算是老司机才折腾的花样。

我养车这年头见几样特别折寿习惯:一是电池长期满电驻车,尤其夏天没地下库,日晒雨淋撑爆掉电快;二是节俭到深度饿放,舍不得补电觉得能省十来块,长远看亏死;三是贪便宜盲目第三方桩,不看认证,不看支持协议,最后常年修电池包。四是冬天不预热,充完电开暖风就走,活该损耗大。

今年五一假期见过朋友家的一台旧比亚迪秦,五年多下来,电池检测出来还能保88%左右。人家车主总结的秘诀其实特土:地库慢充、只插国家电网桩、80%拔枪、20%就补电,从来不爱凑热闹。老旧配置但跑得欢,一点都没觉得电池有啥“玄学”疗法。

偶尔看到邻居新买的东风纳米家,还问我要不要加装快充功能,他那原厂只支持6.6千瓦慢充。售后专员倒劝说:“慢慢地养,比突击快充强。”电池本来就是个耗材,别指望折腾得出来黑科技妙招。

前阵子车友群里还传有位车主攒了大半年能量,打算去新疆自驾。边玩边用APP控制,提前两天分批充电,80%封顶,每次长途前才补满。群里几个老司机还半开玩笑:“高原县道,别想着每个服务区电桩合格……”

电池健康度说到底,表面一个数字,背后都是生活琐碎——下班早插电慢慢来,周末补充点阳光动力,不贪便宜桩,冬天能等就别急着冲着播报新闻开暖气。车和人一样,“七分饱,三分快活”。

信源哪来的?有的是去年工程师内部交流群,也有售后师傅喝茶闲聊顺嘴提的。白皮书、报告只做个心里有数,大部分还真得靠自己体会。

反正这事没标准答案,不过电池这玩意儿,不娇气也别惯坏——电桩、天气、习惯三七开,能惯出来毛病,超市排骨都得下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