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版CR-V续航超一千公里,这数字听着挺抓人眼球,我也有朋友亲自试过。满油满电,轻轻松松跑了1000多公里,具体多少忘了,估摸着1100出头。看他那兴奋劲,我都忍不住问,到底咋做到的?他说,主要靠油箱加电池的综合续航,平时开市区用电多一点,高速跑油耗降下来,省油耐用这点确实不错。
这事儿我心里也盘过。CR-V混动有两套电机,还有1.5T发动机配合,技术上属于本田的双擎系列。渗透率挺高,毕竟这一块研发花了十几年,不像新换代车,靠谱得多。对上朋友说的续航,我试图做个粗略心算:加满油大概50升,混动实际油耗按5.5升/百公里算,这样一百公里油耗大约3元多,电池能额外带来50-60公里,合起来续航是正常水平的1200公里左右。有点给力。
别光盯着这续航,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全新CR-V荣耀款还有挺多升级。价格14.59万起,很亲民。车内空间没缩水,毕竟本田的MM理念就是要灵活利用空间。还换了白色内饰,感觉年轻多了,和我平时见的黑灰内饰完全不一样,让人心情都舒畅。12.3英寸中控屏也算跟上了时代,支持CarPlay和Carlife,手机互联方便不少。
我问我那个卖本田的朋友,他说这个升级版的驾驶辅助套件增强了不少,从以前的雷达摄像头组合改成多传感器融合,识别更灵敏。对我来说,这点挺重要,毕竟现在高速上多点辅助能让人压力减小不少。谈到智能配置,他笑着一边擦汗一边说:你知道,这套系统升级了后,烧几个芯片,供应链得忙死了。我听着心里咯噔一下,供应链这事儿可不是简单,有点像我做研发时候管多个零件供应商拼配件一样,哪家没货了,整个车就出问题。
说到供应链,这块有意思,我打趣问他:本田这次会不会跟某些零件商陷入博弈,价格反复谈?他半开玩笑半认真说:那肯定,任何供货都是场拉锯战。特别是芯片,现在供应紧张,成本高,厂商没办法不涨价。嗯,我觉得这点对最终售价影响挺大,毕竟车企也不是慈善家,要不然也不会看到同价位的合资混动车型,实操体验差距能大到20%-30%。
我得自我更正,起初我对这续航数据有点高估。毕竟满油情况下能跑1000多公里,但这得看驾驶惯和路况。市区拥堵,肯定没那么理想。跑高速经济时才行得通。你们说,是不是车辆厂商把理想工况数列得嗷嗷响,最后大部分人都达不到?这是个老问题。
对了,顺便聊个题外话,上次去朋友维修行,他说:这些电混车型维修成本其实挺复杂,电池包万一坏了,修起来不是一笔小开销。我心里默默想着,买车时那份省油没看见维修账单的省能撑多久?这块冷部分市场大部分人根本没意识到。
说回CR-V,空间配置方面真心不错。上个月我陪朋友抢二手车,看到不少同级别SUV空间局促,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不够用,孩子座椅一装,三口之家都得打拳头。CR-V这块优势明显。除了空间,车机流畅度和多媒体体验也有显著提升,晚上开车不闷,尤其白色内饰和护眼屏幕配合,心情好不少。
这些升级到底对驾驶者日常体验有多大提升?我在想,或许也跟用户消费心理有关。人人都希望省油、省钱、配置也高,这得精准拿捏平衡。你觉得新CR-V在省心省力的这条路上还有多远?说不定过几年,本田又能弄出更智能化的混动黑科技,让续航和耐用性更进一步。
(这段先按下不表),大家有没有想过,如今汽车厂商为了省油和续航,调整电池容量和油箱大小,真实操控感是不是被牺牲了?有一次,我自己开一辆空间和动力都一样的SUV,电池减配后动力没明显降低,但爆发力和平顺性细节令人觉得有点割裂,跟传统油车差别大。
最后提一个特别疑问,我曾经忽然想到,混动CR-V如果跑完那1000多公里,电池和油箱里的燃料真正消耗比例是怎样的?是电池帮了多大忙?毕竟电池容量有限,是掩盖了油耗的缺点,还是完美互补?这心里老有个问号。你们试过长途跑混动车吗,真实感受怎么样?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