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半路抛锚别慌张,5个应急技巧,新手也能轻松搞定

对于大多数有车的朋友来说,开车上路已经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恐怕很多人心里都藏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担忧:万一车子在半路上突然“撂挑子”不走了,该怎么办?

尤其是在车来车往的国道或者人生地不熟的高速上,那种孤立无援的感觉,足以让最有经验的司机也心里发怵,更别提刚拿驾照不久的新手了。

实际上,汽车和人一样,偶尔也会出点小毛病,关键在于我们遇到问题时,能不能保持冷静,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

很多时候,一个简单正确的操作,不仅能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能规避掉危险的二次事故。

车子半路抛锚别慌张,5个应急技巧,新手也能轻松搞定-有驾

今天咱们就来掰开揉碎了聊聊,当汽车抛锚时,那些能让你化险为夷的应急处理方法。

咱们先说一个最让人心惊胆战的情况:高速行驶时轮胎突然爆了。

这绝对是所有突发状况里的“头号危险分子”。

当时速超过一百公里,一声巨响传来,车身猛地一沉并开始不受控制地跑偏,这时候人的本能反应就是猛打方向盘把它掰回来,或者一脚把刹车踩到底。

然而,这恰恰是两个最致命的错误操作。

在高速爆胎的瞬间,车辆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任何剧烈的转向或制动都会加剧这种不平衡,结果很可能就是车辆失控、旋转甚至翻车。

正确的做法,首先考验的就是心理素质。

那一刻,你必须用尽全身力气,双手死死地握住方向盘,尽力保持车辆的直线行驶。

如果车子跑偏,只能通过非常微小的幅度去修正,感觉就像在和一股巨大的力量拔河,你的任务不是要赢它,而是要稳住它,不让它把你拽倒。

在稳住方向的同时,你的右脚要从油门上拿开,让车子依靠自身的阻力和发动机的制动效果自然减速。

同时,第一时间就要按下中控台那个红色的三角双闪警示灯,这是在用全车最醒目的信号告诉后方所有车辆:我出事了,请注意避让。

当车速明显降下来,感觉车辆已经基本可控了,再开始用一种“蜻蜓点水”的方式,一下一下、由轻到重地去踩刹车,平稳地把车靠向最右侧的应急车道或者路边安全地带。

车停稳后,拉紧手刹,自动挡挂入P挡,熄火。

接下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那就是设立安全警示。

从后备箱拿出三角警示牌,在普通公路上,要放置在车后方50到100米的位置;如果在高速公路上,这个距离必须拉大到150米以上,如果是夜间或者雨雾天气,200米都不嫌远。

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车辆从发现情况到做出反应再到刹停,需要很长的距离,这150米就是留给后车司机的救命距离。

安放好警示牌后,车上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到高速公路的护栏以外,千万不要留在车内或者在车边徘徊,因为停在应急车道的故障车被追尾的事故屡见不鲜。

确保人员都到了安全地带后,再拨打救援电话。

车子半路抛锚别慌张,5个应急技巧,新手也能轻松搞定-有驾

说完了高速上的惊魂一刻,我们再聊聊一个最常见的烦恼:车子打不着火。

早上着急上班,或者办完事准备回家,钥匙一拧,或者启动按钮一按,只听见发动机传来几声有气无力的“哒、哒、哒”声,或者干脆就没任何反应。

这时候先别急着打电话叫救援,因为很多时候问题可能很简单,自己就能判断。

车辆无法启动,超过八成的原因是电瓶亏电了。

我们可以做个简单的自我诊断:按一下喇叭,如果声音变得又小又弱,甚至不响了;或者打开大灯,发现灯光非常昏暗,那基本可以断定是电瓶没电了。

解决办法就是找个“活雷锋”帮忙搭电。

你需要自备一套搭电线,也就是俗称的“过江龙”。

连接的时候一定要遵循顺序,避免短路损坏车辆电路。

正确的操作是,先用红色线的一头夹住亏电车辆电瓶的正极(+),另一头夹住救援车辆电瓶的正极(+);然后用黑色线的一头夹住救援车辆电瓶的负极(-),黑色线的另一头则不要去接亏电电瓶的负极,而是要夹在亏电车辆发动机舱内未喷漆的金属部件上,比如发动机的吊耳或者车架,这叫“搭铁”,可以有效防止在连接最后一步时产生电火花引燃电瓶产生的氢气。

连接好之后,先启动救援车辆,让它运行几分钟,相当于给亏电的电瓶充会儿电,然后再尝试启动你的车。

启动成功后,不要马上熄火,让车辆怠速运转二三十分钟,给电瓶好好充充电,这样基本就能支撑你开到修理厂进行检查或更换了。

如果检查发现喇叭、灯光都正常,那说明电瓶电量是足的,问题可能出在别的地方。

对于自动挡车型,可以先检查一下挡位是不是没有在P挡或N挡,因为安全设置决定了只有在这两个挡位车辆才能启动。

如果这些简单原因都排除了,那可能是启动机、火花塞或者油路的问题,这时候就不要再反复尝试点火了,那样只会把电瓶剩余的电量也耗尽,安心等待专业救援才是上策。

行驶途中,除了机械故障,我们还可能遇到一些“漏水漏油”的情况。

比如开车时突然闻到一股烧焦的味道,或者不经意间看到车底有液体滴下来,这时候必须立刻警惕起来。

如果是黑褐色并且很粘稠的液体,那十有八九是机油,这是发动机的“血液”,负责润滑和散热,一旦大量泄漏,继续行驶会导致发动机严重磨损甚至报废,也就是俗称的“拉缸”,维修费用非常高昂,所以必须立即停车求援。

如果滴下来的是带有颜色的液体,比如粉色、绿色或蓝色,闻起来可能还有点甜味,那一般是防冻冷却液,它的作用是给发动机降温。

如果发现防冻液泄漏,要看情况的严重性。

车子半路抛锚别慌张,5个应急技巧,新手也能轻松搞定-有驾

如果只是轻微渗漏,液位没有低于最低刻度线(MIN),在没有专业冷却液的情况下,可以临时用纯净水(切记不能用矿泉水,因为其中的矿物质会形成水垢,堵塞冷却系统)补充一些,然后不开空调、低速行驶到最近的维修点。

但如果泄漏很严重,地面上很快形成一滩液体,那就只能选择拖车了。

当然,有时候夏天开空调,车底滴下的透明液体是空调冷凝水,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

与防冻液泄漏直接相关的,就是发动机水温过高,俗称“开锅”。

当你看到仪表盘上的水温警示灯亮起红色,或者发动机盖的缝隙里开始冒出白色的水蒸气,就说明发动机已经“发高烧”了。

此时,绝对不能再继续行驶,高温会软化甚至熔化发动机内部的精密部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在安全的地方停车熄火,但可以先不关闭钥匙门,让散热风扇继续工作一会,帮助散热。

然后打开发动机盖,加速散热。

这里要特别提醒,刚熄火的发动机舱内温度极高,打开发动机盖时要小心蒸汽烫伤,最好用毛巾垫一下。

最关键的一点是,绝对不可以用冷水直接浇在发动机或者水箱上,因为炽热的金属遇到冷水会因为剧烈的热胀冷缩而产生裂纹,甚至直接炸裂。

我们需要的是耐心,让发动机在空气中自然冷却,这个过程至少需要十几二十分钟。

等到水温降下来,不再烫手了,再小心地用毛巾包住水箱盖,先拧松一点让内部压力释放出来,等“呲呲”声消失后再完全打开。

检查防冻液液位,如果确实过低,就进行补充。

最后一种情况,是关于变速箱的。

当你挂上D挡,踩下油门,只听发动机轰鸣,转速很高,但车子却走得很慢或者干脆不动;或者在行驶中换挡时,车辆有非常强烈的顿挫感,并伴有“咔咔”的异响,这很可能是变速箱出了问题。

变速箱是汽车里结构最复杂、也最金贵的部件之一,一旦出现故障的迹象,最忌讳的就是“硬来”。

不要反复地、用力地去挂挡,也不要尝试切换到运动模式或者手动模式去“刺激”它,这些操作都可能让内部已经受损的齿轮或者阀体彻底卡死,加重故障。

正确的做法是靠边停车,熄火后重新启动,再尝试轻柔地挂挡,如果问题依旧,就不要再做任何尝试了。

呼叫拖车是唯一的选择。

并且在叫拖车时,一定要和救援人员沟通清楚。

自动挡车型必须使用四个轮子都抬离地面的平板拖车,如果用只拖起前轮或后轮的拖车,在拖行过程中会让变速箱内部在没有充分润滑的情况下高速运转,造成严重损坏。

特别是四驱车型,不正确的拖车方式还会损坏中央差速器和分动箱,那损失就更大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