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万电车大迁徙,国庆高速充电为何沦为“黑暗森林”?

讲真,交通部预估国庆有1400万辆新能源车要上高速,这个数字一出来,我第一反应不是焦虑,是兴奋。

真的,太兴奋了。

这不是一次出行,这是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级别的社会实验,一场关于“信仰”的极限压力测试。每一个敢在国庆开着电动爹上高速的车主,都是真正的勇士,是这个消费主义时代的苦行僧,他们不是去旅游,他们是去朝圣。

你仔细品,这事儿就特别魔幻。官方数据说,我们新能源车的保有量占比也就10%出头。但是在高速上,在这个一年一度的“大迁徙”里,它们的存在感直接翻倍,干到了接近20%。

1400万电车大迁徙,国庆高速充电为何沦为“黑暗森林”?-有驾

这是什么?这是典型的“表演型人格”。

这帮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杭的绿牌车主们,他们不是在开车,他们是在捍卫自己的决策。当初为了那块牌,为了所谓的智能化,为了那个“未来感”的叙事,他们捏着鼻子忍了续航,忍了充电,忍了二手车残值血崩。平时在市区里通勤,感觉还行,甚至有点优越感。

但国庆,是所有“感觉还行”的遮羞布被扯掉的时刻。他们必须,也只能开着这台车上路,去完成一场对自己的终极说服:“你看,我的选择没错,我的电动爹不仅能买菜,还能跑长途,能带我去看诗和远方!”

这种心态,就跟买了健身房年卡的人,哪怕爬也要爬过去打一次卡一样。去的不是健身房,是自己的良心。

然后,经典的问题就来了:充电桩够用吗?

这时候,总有一些“理性派”跳出来给你算数学题。他们会拿出数据,说全国有216.5万台公共快充桩,然后一顿操作猛如虎,告诉你平均下来,一个桩一天能服务32辆车,算下来总服务能力是6928万辆,远大于1400万辆。

1400万电车大迁徙,国庆高速充电为何沦为“黑暗森林”?-有驾

结论:理论上,绝对够用。

每次看到这种“理论上”,我就想笑。这是一种典型的PPT思维,把世界当成一个均匀的、可控的实验室。这种算法,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你这是把每一个车主都当成了没有感情的、可以被后台数据随意调度的压缩毛巾吗?需要了就瞬间移动过去,用完了就压缩起来扔一边?

1400万电车大迁徙,国庆高速充电为何沦为“黑暗森林”?-有驾
1400万电车大迁徙,国庆高速充电为何沦为“黑暗森林”?-有驾

现实世界,从来不讲道理。

现实是,充电桩的分布和酱油厂的分布一样,极度不均。长三角珠三角跟疯了一样地建,中西部、大东北的很多服务区,那个桩可能比你奶奶家的古董还稀有。

更重要的是,人不是数据。人是混乱的、自私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集合体。

理论上的最优策略是,电量剩25%就去充,充到75%就赶紧走人,把位置留给下一位。这是数学上的最优解。但现实呢?我作为一个开油车的中年人,在服务区见过太多次了。大哥把车插上,显示还有40分钟充满,人呢?人去慢悠悠吃泡面了,吃完泡面还要逛逛特产店,逛完还要上个厕所,等他心满意足地回来,一个半小时过去了。后面排队的兄弟,心态早就爆了。

你跟他讲数学?他跟你讲人生。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微观体现。在资源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不存在什么优雅和谦让,只有黑暗森林。我的电不满到100%,我就没有安全感。我不管你后面排了多少人,我不过了,你也别想充。最好的防守,就是把充电桩占到天荒地老。

所以,国庆高速上的充电站,根本不是充电站,那是修仙渡劫的道场。每个人都在赌,赌下一个服务区有空位,赌自己前面那台车的大哥比较善良,赌自己的电池不要在半路突然给你整个活。

这时候,不同品牌之间的“玄学”就体现出来了。

蔚来的车主,此刻是鄙视链的顶端。他们不参与这场“充电”的凡人战争。他们直接开进换电站,五分钟,满血复活,深藏功与名。那感觉,就像是武侠小说里,一群人在华山之巅用剑比武,突然有个哥们掏出了加特林。不讲武德,但真的好用。这种体验,就是一种信仰充值。你买的不是车,是一个“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的承诺。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再看看那些换电视频,好像也没那么蠢。

而特斯拉呢?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们对那个屏幕,对那个极简的设计,对马斯克画的“自动驾驶”大饼,有一种近乎宗教的狂热。就算要排队,他们也觉得这是“通往未来”的必经之路。你跟他说别的车充电快,他不听,他觉得你没有“科技感”,不懂“第一性原理”。他们的核心需求,是维护这种信仰不被动摇。

至于其他大部分品牌的车主,那就只能参加这场全民大逃杀了。

所以怎么办?攻略来了。

最好的方法,就是呆在家里。对,你没看错,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让问题不要发生。这是一种东方式的智慧,充满了犬儒主义的光辉。

如果你非要出门,而且你不是蔚来车主,那我建议你把心态放平。不要把这次出行当成旅游,当成一场修行。提前规划好沿途每一个“电子奶瓶”的位置,把住宿订在有充电桩的酒店,后备箱里常备随车充电枪,那玩意儿虽然慢,但关键时刻能救命,就像金庸小说里的护体神功,虽然不能帮你打赢,但至少能保证你不会被人一招秒了。

这整个局面,就是这么荒诞。我们用尽了最聪明的头脑,去研发电池,去铺设网络,去构建一个“绿色出行”的未来。结果,这个未来在一个七天长假面前,脆弱得像个笑话。这事儿本身就挺颠的。

难道油车就好了吗?

讲真,单纯在“补能”这个环节,是,好很多。堵车的时候,我看着旁边电动爹车主那张因为不敢开空调而憋得通红的脸,确实会有一种不道德的优越感。

但说到底,无论是烧油的还是用电的,只要上了国庆的高速,大家都是一个巨大的、移动的停车场里,渺小又无助的一份子。

所以,这场国庆迁徙大戏,真正的赢家,不是油车车主,也不是换电的蔚来,更不是那些苦苦支撑的电动爹勇士。

真正的赢家,是发明了高速服务区烤肠和泡面的那帮人。

因为不管你开的是什么百万豪车,还是十几万的代步工具,最终的归宿,都是在服务区或者堵车的长龙里,默默地吃着这些东西,思考着“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这个终极哲学问题。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在路上,都是修行。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