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年成都车展又热闹得跟菜市场一样,群众们挤破头要看新车,厂商们磨破嘴说自家是“弯道超车”。但说句真心话,这年头,能让大家一边排队一边深情喊“真香”的新车,还真没几个。直到小米YU7横空出世,直接原地爆炸级别上天了。说实话,我都怀疑雷总是不是倒腾出了台任意门,把车直接从未来顺丰包邮到了展馆。
随便刷刷资讯,朋友圈里“1小时大定289000台”的数据就像被精修过的美颜照片——亮瞎眼,可是又不得不信。信什么呢?信人类的从众本能,就跟小时候大家一起买小霸王游戏机一样,谁家没个YU7,就像没装空调的出租屋,不配叫新潮。
先说这外观,绿色的像怪兽,银色的像机器人。胆子大的可以抢银行,胆小的骑上它,回头率保底。有人说这是豪车平替,有人说像银河战舰,反正怎么看都不像我小时候骑的永久牌自行车。设计师可能上班打卡用的日历也不是2025年的,最少是2035。不夸张地说,在2025年成都车展上,所有在售的车看见它,都要给它鞠个小躬:大哥,辛苦了。
但有颜值还不够。这个世界早就过了“凭脸吃饭”的时代,就连短视频都得靠剪辑和滤镜,更别说车了。拼到最后,拼的是“真材实料”。小米YU7一上来就秀肌肉:双电机四驱,百公里加速3.23秒。这样的推背感,连开飞机的都得慎重。你要是超过速度摄像头时还没来得及喊妈,那就只能等交警叔叔喊你爸。
续航?捞一把天花板直接给你撂桌子上,835公里。800V高压快充,12分钟能把电池从10%干到80%,按这个速度,以后别再说什么“充电比加油慢”了,你要是连充电都嫌慢,不如把发动机直接装自己腿上,跑步得了。中午趴会儿充会电,下午开着继续“祸害”大街小巷,真是新时代打工人的续命神器。
不过最可乐的还数它的智能。16.1英寸中控大屏,系统像抹了润肤霜,怎么戳都顺滑。车机运行澎湃OS,操作如德芙巧克力般丝滑,这让我突然怀念上世纪九十年代亲手转车窗把手的日子,谁敢想有一天天窗都能语音控制开合,门把手还能自己藏起来。经常有人说,有没有仪式感不是重要,关键得“有排面”。但抱歉,YU7已经不是排面的问题,是面子能不能装得下的问题。
智能这一块,直接插队进了未来。家里米家的智能设备能连,回家提前5分钟,车还能自己通知空调,保你推门进屋人还没到,凉风先到位。车都开成这样了,不选怎么对得起“数字游民”这个称号?恍惚间,我都担心哪天这车是不是会自己下单买菜、顺便关灯熄火锁门,最后再发个朋友圈炫耀自己已经学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小米有没有考虑推出“车用独居套餐版”,单身狗一出门,车就是家,家就是车。
再看看其它品牌只能对着车机喊“Hey小米”自娱自乐的时候,YU7已经开启了“智能家+智能车”的循环套娃。要赶时髦,不如赶紧步行入名牌电商APP,看看能不能抢到下一个空投版智能拖鞋。
要说现代人买车的标准有多复杂?有的人在乎动力,有的人在意空间,有的人图个性,当然还有的人一杯保温杯一碗枸杞,买车只为开到下一家羊肉汤馆。可到了YU7这,全都甩下了:动力我比你强、智能我更牛、续航我自信到敢裸奔……你还要啥?送你一块苟且的勇气,说不定以后连“勇往直前”都能设定成驾驶模式。
你以为YU7只是车?不,它是大型“智商税”现场返还仪式。好歹前几年不少人埋怨智能家居都是PPT,现在总算能真刀真枪地体验“科技自信”了。至于你自己是不是主角,那倒无所谓,反正主角从来不是花钱的人,是收钱的人。
我观察车展现场,围观YU7的人就像小时候围观抽奖摊,嘴里说着“就看看,不买”,脚下却恨不得自带草席长住。好车就像初恋,人人都记得它的“外貌和手感”,可老天爱打趣,等你扛着银行卡排队时,常常发现幸福还在下一个展台。大家假装冷静,其实口袋里的双十一红包都快跳出来了。但别急,据说定金退得也跟抢红包一样方便,输了不心疼,赢了稳赚——简直比买彩票还有盼头。
当然,车好归好,问题也不是没有。比如那个“天际屏”,强光下还是得将就凑近瞅,有点像我们用老年机看电子书的感觉。再比如智能系统一升级,万一卡壳死机,指不定啥时候车会像手机一样来个黑屏重启,到时候路边修车师傅又能多一门副业:重装系统。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新时代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乐观。小时候公交车坏了,大人会说“他只是累了,歇会儿就好”;现在车载OS抽风,我们可以直接给客服说“可能是灵魂出窍,重启一下就回来”。时代已经抛弃那些优雅无暇的完美,剩下的全是收拾烂摊子的幽默。你看YU7,卖的是未来感,可交付的时候,谁知道是不是直接托运到你的“想象力”车位。
有人说,这是国产新能源逆袭的高光时刻。我倒觉得,这更像是互联网大厂表演“吃肉喝汤”的开放日:请进场打卡,愿者上钩,随时欢迎充值。你想要绿色出行,他给你绿色外壳;你想体验生活,他提前替你把未来活明白;你只差一个下单的理由,人家制造出289000个新理由以及289000个按下去的“立即购买”按钮。按完之后,梦该醒的还得醒,剩下的都是为下一个“爆款”做铺垫。
讲真,站在车展现场,我突然特别理解“内卷”这词。这年头,不内卷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行业元老。车卷车,厂卷厂,人卷人,机器人都怕被卷下岗。YU7这么一搞,不知道隔壁车企的设计师会不会已偷偷在B站查AI画图教程,准备直接用AI架空自己。挺好,这正好促进社会生产力,哪怕只是画风更未来、更贵的PPT。
写到这我突然发慌:假如未来的车真的都成了“空投勇士”,我们是不是得先为自己买块防弹头盔?毕竟你很难保证哪天,停车位突然冒出来一台会跳舞的新能源汽车,跟你打招呼:“哥们,带我回家吗?”
回头看,所有人都在追问:到底啥是未来车?其实跟追求理想型没差——你每年都期待一点,每天都觉得很近,但每次都仿佛“广寒宫”里的月饼:传说很美,入口还得靠运气。但哪怕只是闻闻香味,大家也会心满意足。所以别再提什么“未来”了,现在的车主流活法就是边买边升级,边体验边吐槽。小米YU7火了不是因为人人都买得起,而是人人都想和它谈一次短暂的恋爱,其他的都随缘。
说到底,大佬们造的“未来”嘛,都是为了让我们在吃不上饭时,至少还能看见粮食的图片鼓鼓眼。坐在早高峰路上堵成铜雕铁塑,心里默念一种精神胜利法:下次买彩票我要买小米牌的号码,说不定能抽到一台“未来空投车”。这不是广告,也不是毒鸡汤,顶多算半罐汽油兑半瓶雪碧,喝着会打嗝,喝完还想再来三升——就这么心有不甘地,和未来“切磋”到下一个空投。
最后得自嘲一句:科技再牛逼,车再未来,我依旧原地拼命敲键盘,车展那些遥不可及的YY,还是留给键盘侠们夜里做梦吧。毕竟梦是未来唯一免税的载具——今天先吹到这,翻身继续当我的自行车骑士,慢慢空投到明天。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