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8交付两极!有人等车卡年,有人提车提前

蔚来ES8交付延期引发争议

最近不少蔚来ES8的车主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说原本以为11月8号就能提车,结果现在要等到13号才交车,有人就忍不住吐槽:“要是交不了车,还说什么产能提升了70%!”

从车主晒出来的通知来看,这次延期主要是因为“生产波动”。原本计划11月初提车的订单,很多都推迟了5到7天,连送到配送中心的时间也拖到了11月中旬。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车主直接表示“被忽悠了”,甚至开始问能不能退车;但也有车主反映,自己原本计划提车的日子还没到,车反而提前一周就到店了。这种两极分化的体验,让蔚来的交付情况一下子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争议不断。

蔚来ES8交付两极!有人等车卡年,有人提车提前-有驾

提车预期落差引发不满

从用户的反馈来看,大家不满的并不是“多等几天”这件事本身,而是“原本以为能按时拿到车,结果却没达到预期”,这种落差感才是关键。之前蔚来提到“产能提升了70%”,很多用户因此对提车时间抱有比较高的期待。现在突然因为“生产波动”导致延期,而且回应也只是“我们很抱歉,会继续跟进”,这就让一些用户觉得“之前的承诺好像没兑现”。

就像有车主吐槽说:“本来是想赶在春节前把车提了,结果现在推迟到大年初一,谁会在过年当天安排交付啊?”这种对“特定时间点用车”的期待落空,反而让等待的时间变得更难熬,焦虑感也更强烈了。

蔚来ES8交付两极!有人等车卡年,有人提车提前-有驾

交付节奏不稳定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ES8的车主分享了“惊喜提车”的经历:有用户原本计划11月8号提车,结果10月25号就收到了“生产完成”的通知,28号就在无锡提到了车,比预期提前了将近10天;还有人晒出了车辆界面显示“停泊中”的截图,调侃说:“本来以为要等半个月,结果一周就搞定了。”这种“有的提前、有的延迟”的情况,也反映出蔚来在产能调配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可能是不同配置车型的生产优先级不一样,也可能是供应链某个环节出现了临时波动,最终导致交付节奏没法完全统一。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对“延期”的接受程度也开始出现分化:有人觉得“延期一周其实还能接受,要是一个月才叫有问题”,认为新能源车企在产能爬坡阶段出现一点小波动是正常的;但也有人坚持认为,“既然给了提车时间,就应该尽量兑现,频繁变动就是不够专业”。这种分歧的背后,其实是用户对“豪华品牌服务”有不同的期待——选择蔚来ES8的消费者,很多看中的是它“用户型企业”的标签,自然对交付流程的确定性和沟通的透明度有更高的要求,而像“生产波动”这种比较模糊的说法,显然没能让大家完全满意。

交付风波与信任重建

对于蔚来来说,这次交付的问题可能是个提醒:在宣传“产能提升”的时候,除了要传递积极的信息,也得跟用户说实话,比如说说“可能会有波动”的风险。当交付延期发生时,光道歉加跟进可能不够,最好能给出更具体的解释,比如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预计什么时候能恢复稳定。甚至可以给点小安慰,比如送点免费充电、或者一些车载配件,这样可能能大大减少用户的不满。

毕竟对新能源车企来说,交付不是订单的终点,而是用户信任的起点。一次顺利的提车体验,可能比十次广告宣传都更能留住用户。

现在还有不少ES8的车主在等提车,有人着急地问“会不会又延期”,也有人还在期待“说不定能提前”。这次因为“生产波动”引起的交付小风波,最后是“大多数用户都能顺利提车”,还是变成更大的信任危机,就看蔚来的后续怎么应对了——是用更透明的方式跟用户沟通,把大家的疑虑解开,还是继续用“产能调整”这种模糊的说法来回应,这会直接影响用户对品牌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